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麻鞋之歌叶梓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山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麻鞋之歌 叶梓 |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日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绒毛。其实,早在久远的“诗经年代”,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诗经年代”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想想,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玉米、洋芋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天水人穿着一双双精致的麻鞋出门。当然,那些所谓爱美的女子,已经不穿了,宁愿去穿一双走起来发出响亮声音的高跟鞋。你穿你的高跟鞋,我穿我的清水麻鞋——盛载着时光痕迹的麻鞋,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年代里大抵属于那些老年人和中年人了。像我这种刚过而立之年却喜欢穿麻鞋的人,常常被别人视为神经质。其实,燠热的夏天,穿一双麻鞋,有什么不好呢!防潮防滑又透气,还有按摩之功效,鞋帮上的种种变化万千的图案还有审美效果。 况且,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不似流水线上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燥和乏味。它浸染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证了一双麻鞋诞生的漫长过程。主人五十开外,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为了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里,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着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后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这样,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地打磨一样,麻鞋亦然。主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主人老了,但眼睛不花,有着和女人一样灵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他的额角流下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脚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慈母思亲”,有“单鞭救主”等。每种样式,各有寓意,甚至有的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呢。想想,古人真含蓄,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偏僻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上的。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到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 我想,古人既有“草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是对一种手艺的尊重,更是对大地恩情的尊重。我们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大自然移动的展览。 但我更想穿上一双清水麻鞋,流浪在祖国西北的土地上。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清水清清的河水造就了上好的麻,这麻的种植可以上溯到久远的“诗经年代”,十分诗意。 B.那些所谓爱美的女子,宁愿抛弃精致的麻鞋,而去穿一双走起来发出响亮的声音的高跟鞋。作者对这些人充满了鄙夷,认为她们背弃了传统。 C.文中写清水县草川乡一位老人编麻鞋的情景,既描写了一双麻鞋诞生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也表达了作者对老人深深的敬意。 D.文中插入杜甫的故事,让小小的麻鞋带上了传奇色彩,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色彩,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E.文章赞颂麻,赞颂编麻鞋的人,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尊重与留恋,对现代文明的唾弃。 (2)作者说麻鞋“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请简要分析麻鞋显现出了哪些“文化情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品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探究“麻鞋之歌”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BE (2)①麻鞋上千变万化的图案体现着美学情趣;②麻鞋浸染着手艺的光芒,注解着农业文明;③麻鞋的样式各有寓意,隐含着传统文化。(意对即可) (3)形象:文中的主人是一个憨厚(本分、木讷)、羞涩(质朴)、钟爱麻鞋制作手艺(手艺精巧)的西北农民形象。作用:①具体而形象地阐述麻鞋“浸染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②为下文对麻鞋、手艺的尊重的议论和抒情作铺垫。(意对即可) (4)①对清水这片土地的歌颂;②对麻的尊重;③对穿麻鞋、做麻鞋的清水人的歌颂;④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尊重;⑤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尊重与留恋。(言之有理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关于简繁字争论的几个问题 |
简体字与繁体字孰优孰劣?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作为信息载体的汉字,在使用中,必须经过认读和书写两个互相衔接的过程。使用者在这两个过程中的要求是矛盾的。认读时要求信息量大、区别度高,也就是繁比简好;书写时却要求迅速、便捷,也就是简比繁好。最优化的办法是寻找一个简繁适度的造型。有人说,现在都用计算机了,书写不怕繁难。首先,汉字真的不需要写了吗?其次,当汉字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笔画到了18画以上,5号宋体的笔形已经难以辨识,更不用说做注的小5号字体了。优劣互补,衡量利弊,孰留孰废,可以一刀切吗? 简繁字之间存在一对多的情况,有人要求恢复一批繁体字,为什么不赶紧去做?汉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恢复几组繁体字,专业领域内的人士恐怕认为只是一种修修补补,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在我国教育普及还没有完全到位,人民的汉字素质还不很理想的情况下,会在普及层面上引起什么波动,是很难预料的。至于计算机简繁字自动转换产生的问题,也不都是简化字本身的问题,很多是可以通过扩充和修改词库、设计更多的自动转换技术来解决的,并不会过多地影响海峡两岸的沟通。 照这样说,汉字规范就不能改动吗?规范汉字要不断修订。因为社会在变化,用字必然有变化。新地名的产生、新科技概念命名等都有用字问题。但是,在处理一些问题、对某些已经规定的事情做个别调整时,最忌在没有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灵机一动,想到什么就改动什么,结果常常是改了这里,那里又显露出问题,人们把这种缺乏总体规划的个别改动称为“添乱”。例如一对多的问题,对群众的意见不能置若罔闻,但为了避免“添乱”,应当考虑到全民的需要,应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统一改动。这样做,并不是有意违背汉字的科学性,而是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产生新的矛盾,造成社会的波动。 有人提出“识繁写简”,是否可行?提出“识繁写简”这个口号意义不大,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识繁写简”在专业层面实际上已经实现了,高等院校学习历史、古汉语的学生由于专业需要必须读55年以前的书和港澳台的书,也要读古书,识繁是必然的,无须再提。第二,在基础教育层面,我不赞成这样的口号,现在的孩子们负担已经很重了,学习简化字不影响他们阅读现代书籍,他们长大了自然会认识繁体字,何必那么早去“识繁”?(选自王宁《从汉字改革史看“简繁之争”》,有删改) 1.对“简繁字争论”中的几个问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简体字与繁体字互有优劣,所以,在还存在书写的前提下,就必须想办法寻找一个简繁适度的造型。 B.简体字与繁体字孰留孰废,需要辩证地认识简体字与繁体字孰优孰劣,绝不可搞一刀切。 C.规范汉字要不断修订,主要是因为社会在变化,特别是新地名的产生、新科技概念命名等都有用字问题。 D.作者认为提出“识繁写简”没必要,因为“识繁写简”在专业层面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一些人在工作、学习时就需要读古书。 2.下列关于不急着恢复一批繁体字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B.恢复几组繁体字,只是一种修修补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C.我国教育普及还没有完全到位,人民的汉字素质还不很理想。 D.利用计算机更加先进的简繁字自动转换技术,不会影 响海峡两岸的沟通。 3.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造型的繁简适度,是指汉字的理想造型,它具有书写迅速、便捷,信息量大,区别度高的特点,但是汉字认读和书写的矛盾决定了这种造型是不可能存在的。 B.当前计算机简繁字自动转换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是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能被当做匆匆恢复一批繁体字的理由,况且这样的问题也不都是简化字本身的问题。 C.在汉字修订这一问题上,如果考虑到全民的需要,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对汉字进行统一改动,就不会违背汉字的科学性。 D.作者认为不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出“识繁写简”的口号,因为现在的孩子负担已经很重了,而且他们长大了之后自然会认识繁体字。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往今来,由于儒学为我国统治阶级所尊崇,于是孔夫子的君子与小人之说的市场颇为广阔。民间甚至上流社会经常用君子与小人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等,其基本理论简直就是封建伦理道德体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孔孟之道总是让人们感到温暖,它表面上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基督教的平等、博爱以及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如出一辙,这也是其长期以来能够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之所在。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看透其虚伪的一面?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老百姓根本看不到其中的玄妙,甚至大多数知识分子也无法逃脱政治家设计的高明的思想陷阱。 根据孔子的理论,君子和小人是截然相反的两大类人,一切社会人都难逃道德的法网,除了高高在上的封建帝王将相。就像70年代的艺术作品中,人物都可以用好人与坏人来区分。好人往往是“高、大、全”的形象,坏人则常常贼眉鼠眼,形容猥琐。其实,这样无端破坏历史真实和现实真相的做法无疑是在把社会及人简单化,是在进行一种愚民化的道德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定会出现一些被大理论操控的“大傻”。其丧失了基本的识别能力,一旦遇到坏人,不仅无法分清,还会人云亦云,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事实上,人是相当复杂的。西方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坏人。“没有一个真正的好人”是指人总有满足私欲的诉求;“没有一个真正的坏人”是指即使十恶不赦的恶魔,其心中也有一点善念,有一些良知甚至一点伦理观念。人就是一个善恶相容的客体,他们有时候表现为正人君子,有时候又变成被人们嗤之以鼻的小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生存环境决定的。 孔子把所有的小人物都划归到了小人的范畴,虽然他没有明确这么讲,但他认为一切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低端位置的人就是天理所致的小人,甚至鼓吹泾渭分明的封建等级制度,教导人们小人物之所以小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品德不够高尚,而教导人们积德行善则是为了保持不合理社会的长治久安。他给人们一种错觉,那就是上流社会没有小人,并且企图掩盖帝王将相的反动本质,更不会指责他们是社会罪恶和不公平制度的元凶。由此可见,这样来评价人物的君子与小人之说是以腐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为基础的,是混淆视听的思想大毒草。 如今,中国已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伟大的改革时代。要保证社会进步和人们幸福必须提倡一种大无畏的批判传统糟粕的精神,革故鼎新,进而建立科学民主的制度,而不是倒退到古人君子与小人酸溜溜的假道学中,津津乐道,沽名钓誉。(有删改) 1.对孔孟之道“总是让人们感到温暖”的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儒学历来为统治阶级所尊崇,在民间也颇为流行。 B.孔夫子的君子与小人之说在民间甚至上流社会经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C.孔孟之道表面上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基督教的平等、博爱以及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如出一辙。 D.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老百姓甚至大多数知识分子看不透孔孟之道的虚伪性。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君子与小人之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虚伪的一面,应批判地继承。 B.孔子的君子与小人之说是以腐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为基础的,是虚伪的。 C.孔子的君子与小人之说是酸溜溜的假道学,是某些人用来沽名钓誉的工具。 D.21世纪需要提倡一种大无畏的批判传统糟粕的精神。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等的基本理论简直就是封建伦理道德体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B.现实中的人是相当复杂的,好人也有满足私欲的诉求,坏人也有一点善念,有一点良知甚至一点伦理观念。 C.在孔子看来,一切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低端位置的人都是小人,而帝王将相都是君子。 D.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上流社会没有小人,而作为小人的老百姓只有积德行善才能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我和萨翁的故事 邓亚萍 |
4月21日上午,忽然得到消息,萨马兰奇病危。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一个不祥的念头涌了上来:这位坚强的老人怕是扛不过去了!瞬间,眼前闪现的全是两个月前我在温哥华见到的那个熟悉的身影…… 就在这届冬奥会开村仪式后,在运动员餐厅吃饭,老人让我坐在他旁边。他依旧谈笑风生,胃口也还行,但我看到他的动作明显没有以前利索了,不禁掠过一丝心酸。他很关心我现在的工作状况,我们像以往一样有问有答,他很是开心。孰料天不与寿,此情此景,竟成永诀…… 我与萨马兰奇先生相识于1991年日本举办的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当时,他由日本皇太子陪同观看了我与朝鲜李粉姬的女单决赛。当时只有18岁的我敢打敢拼,以3:0获胜。颁奖前翻译对我说:“你知道一会儿谁给你发奖?萨马兰奇!”我睁大了眼睛问:“萨马兰奇是谁?” 颁奖后,萨马兰奇笑着说:“我请你到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我只是礼貌地说了声:“谢谢!”直到数月后果真成行至瑞士洛桑,萨马兰奇宴请时说“你是全世界第一个被我正式邀请来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的运动员”,我才终于明白了这一邀请的分量。在那次吃饭时,他说:“我认为你是最好的运动员。明年在我的家乡巴塞罗那举办第25届奥运会,乒乓球决赛是哪天?我去给你颁奖。”安妮马上拿出赛程表,说了日期。萨马兰奇随之从西服口袋里掏出本子,认真地记上。见他如此重视,我赶紧说:“我会尽力,会的!” 第二天到总部参观,只见大楼前升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奥运会的五环旗,一面是五星红旗。陪同的秘书说:“这是主席先生特意交代的,其他人没有这样的待遇。”这让我十分感动。我明白,这位主席先生不仅看重我,更尊重我的国家。 第二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他果真又给我颁了奖。 老人给我颁奖,前后共有5次,最难忘的还是1996年奥运女单决赛。记得赛前我正在热身,领队忽然对我说:“小邓,你外公来了!”“外公?谁是我外公?”“萨马兰奇啊!”我这才看到,萨马兰奇已与夫人一同坐在了主席台上。 这次比赛真是一波三折。我与中华台北的陈静直到打满5局才获胜,蝉联了奥运冠军。赛后,我哇哇大哭,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我还泣不成声,只是说:“太难了,真是太难了……”大概是看见了我的满脸泪痕,又亲眼见证了这个冠军的来之不易,颁奖时老人笑着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面颊。这一拍,竟成了经典瞬间,广为流传。 2000年,为申办奥运,有必要让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一位非常友好的卢森堡老人提出要我拜见他们的大公。记得那年洛桑会议结束分手时,萨马兰奇问我去哪儿,我说要去卢森堡见大公,因为他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他那一票对北京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能不能见到、什么时候见,都还没有得到最后确认。当时萨马兰奇只是看着我,什么也没说。可我一到卢森堡,已在机场等候的丁宝华大使立即迎上来,急急地说:一小时后,大公接见! 这次会见非常成功。我用英语讲故事,讲中国人对主办奥运会的期盼,大公听得热泪盈眶。原定会见时间为10分钟到15分钟,实际则谈了半个多小时,次日便有多家报纸进行了隆重报道。从最后结果看,这一票是拿到了。而我一直心存疑惑:离开洛桑时还什么都没确认,怎么到卢森堡一落地就一切OK了?这一个多小时发生了什么?此事萨马兰奇再未提及,我也从未追问,但我一直忘不了他当时的眼神,只有他的电话才能跑得比飞机快。我默默地感谢他默默地为我的祖国所做的一切,也明白了,为什么他的离世牵动了那么多中国人的心。 我还忘不了,2001年,申奥成功后,在莫斯科举行的招待会上,老人特意走到我面前,笑着问:“你高兴吗?”“当然!”我也笑着回答,看到他和中国人一样的一脸欣慰。 我更忘不了,2002年,我读研毕业还要读博,在他的专机上,他对我一连说了两遍:“……不要在国外待太长时间,你一定要回去,为你的国家、为你的人民工作!” 我也忘不了,2008年,我陪他坐着电瓶车在奥运村转了一圈,每到一处,都有许多运动员争着和他握手、照相……结果我们居然连饭都没顾上吃。 老萨,让我像无数中国人这样称呼您吧。您走得太匆忙,来不及道别,也未能为您送行,但我知道您对我的厚望,相信我,还是那句话:“我会尽力,会的。”您安息吧!(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来写萨马兰奇,先写其死讯,再追述其事迹。 B.从第2段开始,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回忆 “我”与萨马兰奇交往的过程。 C.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在邓亚萍之前,还没有一个运动员被国际奥委会主席正式邀请到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 D.萨马兰奇对邓亚萍的关心是多方面的,文章既写了他对邓亚萍比赛成绩的关心,还写了他对邓亚萍学业的关心。 E.文章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成,多次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读来感人肺腑。 (2)文章主要写了萨马兰奇和“我”之间的哪些故事?试分条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多处采用细节描写来刻画萨马兰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举两例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萨马兰奇的离世能牵动很多中国人的心?试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国画的“写意性” |
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对生活中的实体形象在提炼、概括当中,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它追求的不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那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 把“写意”视为笔墨形式,是明朝以后的事。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系。它理应包括从经营意象、塑造形象到表现思想主题的整个创作过程。如果把“写意”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问题的话,就会妨碍我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 “神似论”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一支巨流,是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表现物象,如果没有“神”,那么不管“形”怎样鲜明、逼肖,也很难生气郁勃。所以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中国画在注重“神”之外,更注重“意”,因为“神”多在物“意”之中,轻“形”与其说是基于重“神”,毋宁说是为了表“意”。因为从艺术表现看,“意”是构成“神韵”、“神似”的重要条件。“意”既是中国绘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 “意”的内涵在中国古典绘画中是比较宽泛的。“意”除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思,画的意旨、意蕴外,还指神似、神韵、意趣,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的概念在绘画中似无严格的界定,这表明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现发展为对作品画意的表现。 “意”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到之到”。清人查礼在他的《画梅题跋》中论画梅时说:“画梅不要像,像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中国画“不似而似”则似在“神”,“不到而到”则到在“意”,这是艺术的更高境界。 “精而造疏,简而意足”,这虽说是宋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但它可以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原则。“精”之所以要“造疏”,“精”在中国画中之所以未能长足发展,是因为中国绘画艺术多以“谨细”为忌。这在唐人的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已提出:“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谨细”是指对物象外在形貌的过分刻画。此外,《历代名画记》中有一段文字对我们了解这一审美原则,特别是对理解中国画的重“意”很有帮助。即“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随着主观描写的增加,从塑造形象的写神、表意和追求自然浑成中生发机趣,进而又产生了表现画家自己思想、情意和主题内容的“写意”。但是无论是表现具体形象的“神”、“意”,或是为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和画中主题的“写意”,其基本方面都是相同的,这就是元人汤逅所说:“以意写之,不在迹象。”“不在迹象”并非不要依据客观“迹象”,而是说依据“迹象”,但不为“迹象”所牵,是化客观迹象为主观迹象。表物象之“意”是画家在他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为了创造足以“达心”、“适意”的艺术形象,可以不受客观对象拘束;当他创造“达心”、“适意”的艺术想象并进而表现自然景色和社会事物时,不仅不受客观对象的拘束,而且还可以用“运实入虚”或“运虚入实”的手法创造画意。 此外,中国历代画家、文人也以画“造意”,这和他们的绘画观、审美理想紧密相连。他们把绘画看做和创作诗文一样,也是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他们之所以重“意”,正是为了达其心、适其意。唐代王维的画更带有较强的主观抒情的性质,宋人画更多的是借助梅、竹的习惯寓意来比喻人的节气和情操。(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美学体系迥异于西方美学体系,它运用的不是写实手法,因此,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既缺乏典型性,也不真实。 B.中国绘画艺术的轻“形”,不仅是为了强调“神似”、“神韵”,更是为了表“意”,因为“神似”、“神韵”的构成离不开“意”。 C.中国古典绘画力求避免“谨细”,因为“精”在中国画中未能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只有“精而造疏”,才能“简而意足”。 D.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了使艺术形象足以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在创作时,常常可以不依据客观物象,不受客观物象的拘束。 2.下列各项中,能够体现中国画“不到之到”的审美原则的一项是( ) A.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 B.“意”的概念,似无严格界定。 C.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 D.宋人多以梅寄寓人之气节情操。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画表现物象、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其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是“写意性”。 B.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笔与墨之间的一种形式和单纯的绘画技法。 C.中国古代画论都强调神似,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 D.宋人“精而造疏,简而意足”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也可以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原则。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大自然在反抗 【美】雷切尔·卡逊 |
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有人提及。 生物学家波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化学物质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 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我们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上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活动的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 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的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昆虫学家罗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的战争。”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托马斯·赫胥黎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相当巨大。 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七十万种。这些昆虫的绝大多数都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糟糕的是,往往在这种天然保护作用丧失之前,我们总是很少知晓这种由昆虫的天然敌人所提供的保护作用。这种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繁多。黄蚂蚁捕获那些不移动的蚜虫,并且用它们的汁液去喂养幼蚁。黄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状泥窝,并且将昆虫充积于窝中,作为黄蜂幼虫将来的食物。黄蜂飞舞在正吃着料的牛群的上空,它们消灭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蝇。大声嗡嗡叫的食蚜蝇,把卵产在蚜虫出没的植物叶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虫能消灭大量的蚜虫。瓢虫,也是一个最有效的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虫的消灭者。草蜻蛉靠捕食蚜虫、介壳虫或小动物为生,每个草蜻蛉都能消灭几百个蚜虫。 昆虫存在着这样的天然特性,因此它们一直都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倾向于对我们有利的一面的斗争中的同盟军。但是,现在我们却把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更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在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 ***虫剂数量逐年增加,环境防御能力的全面持续降低正在日益明显地变成无情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预料昆虫的***扰会更加严重,并且将超出我们已知的范围。 你会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真正发生——无论如何,在我这一辈子里将不会发生。”但是,它正在发生着,就在这儿,就在现在。如安大略的黑蝇在喷药后,数量比喷药前增加了十六倍;在英格兰,随着喷洒一种有机磷化学农药而出现了白菜蚜虫的严重爆发。虽然有理由认为***虫剂在对付要控制的那种昆虫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们却打开了整个盛放灾害的潘多拉盒子。 加拿大昆虫学家G·C·尤里特十年前曾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选自《寂静的春天》,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环境本身就有一道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但由于人类滥用化学物质,这道天然防线的作用已经大大削弱了。 B.作者认为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 C.文章多次引用了一些科学家的话来印证作者的观点,这样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也使文章充满了文学情趣。 D.文章既有文学的生动、形象,又有科学的严谨,是趣味性与科学性兼备的优秀科普类文章。 E.文章运用举例、下定义等方法,尤其注重以事实说明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后遭到了大自然的激烈反抗与报复。 (2)“大自然在反抗”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导致大自然“反抗”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黄蚂蚁、黄蜂、瓢虫等昆虫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作者写“大自然在反抗”的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