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任何一个自诩为精英分子的人看来,我们的很大一部分日子即是用键盘敲出来的,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装备起来的。我们每天的活动半径超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任何一个自诩为精英分子的人看来,我们的很大一部分日子即是用键盘敲出来的,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装备起来的。我们每天的活动半径超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陕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任何一个自诩为精英分子的人看来,我们的很大一部分日子即是用键盘敲出来的,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装备起来的。我们每天的活动半径超不过一公里,可是,斑斓的世界尽收眼底。这就是我们常常要说的现代感。何为现代社会的标志?现代社会的标志就是我们被抛入了大众传媒组织起来的社会。
  我们了解的世界大部分是由各种知识和消息拼贴起来的。少量的知识具体、可靠,可以从中体验到世界的质感和重量。然而,我们的更大一部分世界仅仅是文字、图片和影像连缀起来的。它们不是世界本身。大众传媒是提供这些文字、图片和影像的强大支持系统。如果互联网全部中断,电视关闭,一切报刊停止发行,那么,我们心目中的世界立即会变得极其狭小。
  夸张一点说,诸多大众传媒就是我们的文化感官。大众传媒决定我们看得到什么。相反,没有进入大众传媒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然而,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同时生活在大众传媒提供的某一个知识架构内部。几张报纸、几个电视频道或者几个网站布置出一个一个大千世界的幻象。相当多的时候,我们对于大众传媒的信赖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感官。我们的眼睛哪儿比得上电视摄像机?我们的耳朵哪有互联网的覆盖面?一个人只看得见小小的生活区域,大众传媒通常拥有一个俯视社会的制高点。我们已经习惯了将大众传媒提供的知识和消息视为生活。生活的各个维度都按照大众传媒提供的比例展现。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这种生活会突然卡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几条巨大的裂缝,如同一阵风吹翻了舞台上的布景--裂缝背后是另外一些出人意料的景象。这时我们突然觉得怪异:大众传媒展现的生活为什么如此单薄?
  许多人对于这种结论感到了不安--仿佛我们的生活不是真的。什么是真的生活呢?大众传媒仅仅是一些幻觉,某些更有价值的生活因此沉没了吗?我们怎么能保证,大众传媒之外不是一种更没有价值的生活?这个世界上,了解真相从来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相反,获悉真相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存在另一种选择:无知是福。真实就那么重要吗?如果一个人即将命丧黄泉,真实不真实又有什么关系?“真”这个观念有什么理由如此重要,以至于它的意义甚至超过了生命?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为难我们:什么是真实?如何定义真相?如果真实或者真相来自我们感官的经验,那么,那个由大众传媒营造的虚拟的空间不是已经征服了眼睛和耳朵吗?另一个更为致命的困惑是,我们怎么能证明,人们不是从一个虚拟的空间逃到了另一个虚拟的空间?所谓“真实”会不会是另一种幻象?
  无论是沉溺于大众传媒还是挑战大众传媒,我们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思想史上的先哲曾经用各种寓言表明他们的困惑。现今众多的精英分子飞速地敲打键盘的时候,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在摧毁大众传媒制造的“铁屋子”,还是在继续生产“铁屋子”?(节选自南帆《传媒的铁屋子》,有改动)
1.下列关于大众传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支持系统将文字、图片和影像连缀起来提供给我们,形成了我们心目中的世界。
B.大众传媒作为我们的文化感官过滤了世界,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代替我们对世界作出判断。
C.大众传媒因拥有俯视社会的制高点,其功能也远远超出人类的自然感官,所以赢得了我们的信赖。
D.大众传媒使我们生活在它提供的知识框架内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对世界的质感和重量的获取,源于自己对具体、可靠的知识的体验而非间接感知。
B.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世界的范围虽然因大众传媒而扩大,可是这个世界并非世界本身。
C.只要能觉察到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与现实不相吻合,我们就能识破其虚幻的一面。
D.由大众传媒提供的知识和消息所营造的生活虽是幻象,但是这种生活未必没有价值。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他们依靠大众传媒来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
B.既然无法定义什么是真实,那么也就无法判断什么是虚幻;既然无法印证真实的重要性,那么也就没有必要为获取真相而付出。
C.我们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认知上的困惑和困境有其深层的哲学根源:自古以来中外哲学都没有能很好地解释什么才是真实。
D.那种被人们称道的现代感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虚幻性。精英分子们不应沉溺于此,而应认真思考有关真实的问题。
答案
1.A
2.C
3.B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钉子上
[俄]契诃夫
  一群十二品文官和十四品文官刚下班,在涅瓦大街上慢腾腾地走着。今天是斯特鲁奇科夫的命名日,他正带着他们到他家里去举行命名日宴会。
  “马上我们就要大吃一顿了,诸位老兄!”过命名日的人想象着吃喝的乐趣,说。“我们可要大吃特吃了!我的好妻子已经把馅饼烤好。面粉是昨天傍晚我自己跑去买来的。白兰地已经有了,……是"沃隆佐夫斯基"牌的。……我妻子恐怕已经等急了!”
  斯特鲁奇科夫住的地方非常远。他们走啊走的,最后总算走到了他的家。他们走进前堂。他们的鼻子闻到馅饼和烤鹅的香味。
  “你们闻到了吗?”斯特鲁奇科夫问,高兴得直笑。“脱掉大衣吧,诸位先生!把皮大衣放在那口箱子上!卡嘉在哪儿呀?喂,卡嘉!全班人马都到齐了!阿库丽娜,你来帮着各位先生脱大衣!”
  “这是什么?”这群人当中有人指着墙上问道。
  墙上有一颗大钉子,钉子上挂着一顶新制帽,带着亮晃晃的帽檐和帽章。文官们面面相觑,顿时脸色发白。
  “这是他的帽子!”他们窃窃私语道,“他……在这儿!?!”
  “是啊,他在这儿,”斯特鲁奇科夫含糊其词地说,“卡嘉在招待他。……我们走吧,诸位先生!我们到外面小饭铺里去坐坐,等他走掉再回来。”
  这群人扣上皮大衣的纽扣,走出去,懒洋洋地往一家小饭铺走去。
  “你家里所以有鹅的气味,是因为你家里正好坐着一只鹅!”档案副管理员放肆地说,“必是魔鬼把他支使来的!他不久就会走掉吧?”
  “不久就会走掉。他在我家里至多不过坐两小时。哎,我饿了!等他走了,我们先喝一杯白酒,吃点鰛鱼。……然后我们再喝上一杯,诸位老兄。……喝完第二杯以后,那就得马上吃馅饼。要不然胃口就差。……我的女人烤的馅饼好得很。白菜汤也烧好了。……”
  “你买沙丁鱼了吧?”
  “买了两听。还买好四种腊肠。……我妻子,大概,也饿。……不料他闯来了,魔鬼!”
  他们在小饭铺里坐了一个半钟头,为摆样子而各自喝下一大杯茶,然后又往斯特鲁奇科夫家里走去。他们走进前堂。先前的那种气味更浓了。文官们从半开着的厨房门口望进去,看见一只鹅和一碗黄瓜。阿库丽娜从炉子里取出一个什么东西来。
  “又不顺利,诸位老兄!”
  “怎么回事?”
  文官们的肚子痛苦得缩紧了:饥饿可不是舅妈啊,然而可恶的钉子上却挂着一顶貂皮帽子。
  “这是普罗卡契洛夫的帽子,”斯特鲁奇科夫说,“我们走吧,诸位先生!找一个什么地方去等一等。……这个人不会坐很久的。……”
  “这么没出息的家伙倒有这样俊俏的老婆!”客堂里响起一个沙哑的男低音。
  “傻瓜就是交好运啊,大人!”一个女人的说话声附和道。
  “我们走吧!”斯特鲁奇科夫哀叫道。他们就又往小饭铺走去。他们要了啤酒。
  “普罗卡契洛夫是个有势力的人物!”那群人开始安慰斯特鲁奇科夫说,“他在你妻子那里坐上一个钟头,往后你……就有十年的造化呢。这是运气来了,老兄!何必伤心呢?用不着伤心。……”
  “就是你们不说,我也知道用不着伤心。问题不在这儿!我不痛快的是我的肚子饿得慌!”过了一个半钟头,他们又到斯特鲁奇科夫家里去。那顶貂皮帽子仍然挂在钉子上。大家只得又退下阵来。
  一直到傍晚七点多钟,钉子才解除负担,他们也才能动手吃馅饼!可是馅饼干瘪了,白菜汤不烫了,鹅烤焦了,总之斯特鲁奇科夫的前程破坏了一切!不过呢,他们吃得倒是蛮有味道的。(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汝龙译)
  [注]①暗指他们的上司。②在此是骂人的字眼:蠢货。③俄国谚语,意谓“饥饿无情”。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看到钉子上挂着的新制帽,文官们面面相觑、脸色发白,这表现出他们担心私下的聚会被上司发现的恐惧心理。
B.斯特鲁奇科夫含糊其词的回答以及知道上司“至多不过坐两小时”这两个细节,暗示出那位上司是他家的常客。
C.作为同僚,小官员们深知斯特鲁奇科夫的苦衷及其中的隐情,他们在取笑、挖苦他的同时,心里也可能很羡慕他。
D.小说借助普罗卡契洛夫与斯特鲁奇科夫妻子的两句简短对白,着重展现了斯特鲁奇科夫妻子厚颜无耻的嘴脸。
E.从叙述视角看,作者使用第三人称,站在旁观者的视点来叙述、描写,使小说更显得真实、客观、冷峻、幽默。
(2)小说中的斯特鲁奇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文中画线部分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这段文字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人公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钉子上的帽子”是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提炼、人物塑造、结构情节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问题。我们该怎样实现“低碳”?
  众所周知,低碳的概念起源于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但低碳也不仅与气候变化有关,更重要的是,低碳和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很多污染问题都与碳排放有关。化石燃料的燃烧同时排放出二氧化碳和多种污染物。因此,碳排放的降低将带动多种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
  低碳涉及生活行为、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单个公民的行为只是很小一部分,行为改变对低碳目标的影响是很低的。假如电力等耗能高的行业不减碳,光靠公众个体行为的改变是不可行的。如果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个人行为的改变,而不关注那些耗能和排放大的“大户人家”,这对减碳来说就是一种本末倒置。
  我们现在要注意这样一种倾向,就是把公众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个人行为的改变。这不是说因为个人行为对实现低碳的贡献小就可以不必践行低碳生活了,而是说我们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那些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和产业上。
  同样,在国际上,首先应该减碳的是那些发达国家,是富人而不是穷人。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错了地方,第一不公平,第二不合理,第三没效果。因为不管对发展中国家还是穷人来说,很多碳排放是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而对发达国家和富人来说,很多碳排放却是由于奢侈需要,是可以减掉的。要让全民彻底过上低碳生活是不现实的。
  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口号,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紧密相关的一种经济形式。如果我们的社会按照这样的经济形式运转,产生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十分可观。发展低碳经济,普通公众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但是要看到,发展低碳还有更大的减排主体一一-企业。耗能和碳排放的“大头”不在消费,而在生产。如果说公众消费和日常生活产生的碳排放是一只小猫,那么生产领域的碳排放就是一只大老虎。比起公众生活中的低碳,生产的节能和低碳显然更加有效。所以,要切忌因关注公众碳减排而把注视着那些高排放企业的监督视线移开。
  无论是节能、污染减排还是碳减排,都需要制度、政策和法律障。我国的《节能法》和《可再生能源法》都对节能和低碳直接起作用,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手段也正在不断完善。我们现在需要把低碳的要求更加明确细化,使法律要求更加具体,并强化监督、投入和评估,使政策和法规能够切实执行。(选自《环境保护》2010年第11期,有删减)
1.下列有关低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们提出了低碳的概念,因为降低碳排放能减缓气候变化。
B.碳排放与污染问题相关,降低碳排放也会促进多种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
C.公众个体行为的改变对低碳目标的实现影响是微小的。
D.对发展中国家和穷人来说,很多碳排放是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因此不必减碳。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低碳经济是一种生活时尚,更是一种经济形式。
B.低碳经济的运转能产生出十分可观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C.发展低碳经济,公众是非常重要的力量,碳排放的大头不在生产而在消费。
D.要降低碳排放,就要强化监督、投入和评估,这就需要把低碳要求明确细化,使政策和法规能够切实执行。
3.低碳涉及范围有哪些?碳减排谁的责任最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当语言死亡时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濒危语言图谱可知,全世界大约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21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内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使用它的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会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用双手建造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在谈到语言优劣的问题时,哈里森说:“没有一种语言能垄断人类的所有表达,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某些概念,某些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沟壑,或者遗失。”
  根据他的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有关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时,同时也失去了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过去500年的时间里,玻利维亚的kallawaya土著将数千种药用植物的知识内嵌在一种神秘的语言中,只能在父子之间代代相传。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选自《读者》2010年第2期,作者陈赛,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对语言消亡产生的后果分析的一项是(     )
A.过去200年间,语言最大的破坏者是殖民主义,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随之逐渐消失。
B.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语言的消失,意味着它所有一切的消失。
C.语言中所包含的各种“人类知识”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失。
D.语言的消亡将使世界变成单一的没有色彩的地方,将对文化的多元性造成极大的冲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曾谈到她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忧虑,就是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
B.考察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考察这种语言在代际传承方面的状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总量。
C.一旦失去了代际的传承,一种语言的书面语言即使还会继续存在,但其实它已经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了。
D.其实,对于人类而言,只要人们不忘记这个世界曾经有过的不一样,那么,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都不是最可怕的。
3.简要谈谈,如果语言死亡,你会感觉到哪些变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语言的死亡对人类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遥远的自然
韩少功
  城市是人造品的巨量堆积,是一些钢铁、水泥和塑料的构造。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机控制、山水正在进入画框和阳台盆景的生活,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这大概是城市人越来越怀念自然的原因。
  城市人对自然的怀念让人感动。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大能接受年迈的父母,却愿意以昂贵的代价和不胜其烦的劳累来饲养宠物。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可忍受外人的片刻打扰,却愿意花整天整天的时间来侍候家里的一棵树或者一块小小的草坪。他们遥望屋檐下的天空,用笔墨或电脑写出了赞颂田园的诗歌和哲学,如果还没有在郊区或乡间盖一间木头房子,至少也能穿上休闲服,带上食品和地图,隔那么一段时间,就把亲爱的大自然定期地热爱一次。
  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什么呢?寻找氧气?负离子?叶绿素?紫外线?万变的色彩?无边的幽静?人体的运动和心态的闲适?事实上,人造的文明同样可以提供这一切,甚至可以提供得更多和更好,也更加及时和方便。氧吧和医院里的输氧管可以随时送来森林里的清新。健身器上也可以随时得到登山的大汗淋淋的感觉。而世界上任何山光水色的美景,都可以在电视屏幕上得到声色并茂的再现。但是,如果这一切还不足以取消人们对自然的投奔冲动,如果文明人的一个个假日仍然意味着自然的召唤和自然的预约,那么可以肯定,人造品完全替代自然的日子还远远没有到来。而且还可以肯定:人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的,是氧气这一类东西以外的什么。
  也许,人们不过是在寻找个异。作为自然的造化,个异意味着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没有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面对着千篇一律的公寓楼,面对着千篇一律的电视机、快餐食品以及作息时间表,不得不习惯着自己周围的个异逐渐消失。连最应该各个相异的艺术品,在文化工业的复制技术下,也正在变得面目相似。它们永远没法呈现出自然的神奇和丰富——正是那种造化无穷的自然原态才是人的生命起点,才是人们不得不一次次回望的人性家园。
  也许,人们还在寻找永恒。一般来说,人造品的存在期都太短促了,连最为坚固的钢铁,一旦生长出锈痕,简直也成了速朽之物,与泥土和河流的万古长存无法相比。人们的永恒的感觉,或者说相对恒久的感觉,越来越难与人造品相随。激情满怀一诺千金之时,人们可以对天地盟誓,但怎么可以想象有人面对一条领带或者一只沙发盟誓?牵肠挂肚离乡背井之时,人们可以抓一把故乡的泥土入怀。但怎么可以想象有人取一只老家的电器零件入怀?除了不老的青山、不废的江河、不灭的太阳,还有什么东西更能构建一种与不朽精神相对应的物质形式?还有什么美学形象更能承担一种信念的永恒品格?
  如果细心体会一下,自然能使人们为之心动的,也许更在于它所富含着的共和理想。人们对故国和家园的感怀,通常都只是指向权利关系之外的自然——太阳、星光、云彩、风雨、草原、河流、群山、森林以及海洋,这么多色彩和音响,尽管也会受到世俗权利的染指,大自然无比高远和辽阔的主体,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被任何人专享和收藏,只可能处于人类公有和共享的状态。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世俗权利给任何人所带来的贫贱感或富贵感、卑贱感或优越感、虚弱感或强盛感,都可能在大山大水面前轻而易举地瓦解和消散。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自然的全部。人们在自然中可以寻找到的,至少还有残酷。台风、洪水、沙暴、雷电、地震,无一不显露出凶暴可畏的面目——人们只有依靠文明才得以避其灾难。自然界的生物链存在方式则意味着,每一种生物都以无情食***其他生命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文明进程之外的原始初民,同样是食物链中完全被动的一环。山林部落之间血腥的屠***,也许只是一种取法自然并且大体上合乎自然的方式,他们还缺乏文明人的同类相悯和同类相尊,还缺乏减少流血的理性手段。
  由此看来,文明人所热爱的自然,其实只是文明人所选择、所感受、所构想的自然。与其说他们在热爱自然,毋宁说他们在热爱文明人对自然的一种理解;与其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毋宁说他们在投奔自然所呈现的一种文明意义。他们为之激情满怀的大漠孤烟或者林中明月,不过是自然这面镜子里社会现实处境的倒影,是他们用来批判文明缺陷的替代品。他们的激情,恰恰印证了自己文明化的高度。他们对自然的某种绿色崇拜,不仅仅是补救自己的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补救自己的精神内伤。(选自《韩少功散文》,有删改)
1.纵观全文,谈谈标题“遥远的自然”中“遥远”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大自然面前,私权只是某种文明炎症的一点点局部感染”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人类而言,大自然的功效有哪些?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对人的称呼,有“城市人”和“文明人”两种,你认为哪种称呼更好?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变化。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便逐渐在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以愉悦帝王为目的,甚至皇帝也亲自参加创作的北宋宫廷画院,把追求细节的忠实写实,发展到了顶峰,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成了院体画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很自然地成了这一标准的最好体现和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尽管已开始有与此相对抗的所谓文人墨戏,但整个说来,上行下效,从院内到院外,追求细节真实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
  与细节真实并行而更值得重视的院体画的另一审美趣味,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虽然以诗情入画并非由此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都要从这里算起。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为中国山水画的自觉要求。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即已形成,到南宋院体画中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画家马远、夏硅以及其他人的许多小品,这一特色便极鲜明。它们大都是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与北宋前期那种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情况很不一样,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尽管比北宋山水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基本仍从属于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这一前提之下,所以,它处在“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行程之中,是厚重的院体画而决非意气的文人画,基本仍应属“无我之境”。而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三种艺术意境--“有我之境”,则要由元代文人画来确立。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有关“院体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诗意的极力提倡是院体画更值得重视的一种审美趣味。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的,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
B.南宋院体画将北宋后期即已形成的追求诗意的审美趣味发展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C.院体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D.以诗情入画并非由院体画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则是从院体画开始。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
B.宋元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三种艺术意境:北宋前期的“无我之境”,南宋时“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元朝文人画的“有我之境”。
C.马远、夏畦等人的作品都是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
D.南宋山水画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还是在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都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基本上仍以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为前提。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工笔花鸟成为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追求细节真实也因上行下效而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这说明画中美学趣味的变化与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B.北宋山水是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具有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只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C.文中所提到的院体画分为两类:工笔花鸟画和山水画。前者主要体现的是追求细节真实这一美学标准,后者主要体现的是对画面的诗意追求这一美学标准。
D.南宋山水画虽然比北宋山水画在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上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仍属于厚重的院体画,而决非意气的文人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