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浪淘沙 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浪淘沙 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浪淘沙 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957年

1.作者由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之景,联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词中所描绘的图景。“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联想到一千多年前曹操登临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
2.概括描写了壮阔的海景,倾注了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关注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柬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交代了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语,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问题。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杳鸿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981年6月于长江

  [注]①神女峰的传说有多种,这首诗主要取意于巫山神女忠于楚怀王的故事。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为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②“金光菊”和“女贞子”是巫峡中的常见植物。
1.“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杳鸿/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对“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一句的理解,试探究《神女峰》第三节中“新的背叛”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两个小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问题。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学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向日葵   
金黄的、庄严的向日葵,
把花朵朝着太阳开放。

太阳把多光的羽箭,投射到
她明静而柔美的花冠。

她有战士的崇高品德,
她嘲笑睡倒在黑暗中的小草。

夜里,风雨打落她的花瓣,
早晨,她依然朝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