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有一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有一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一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生活中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是一样的。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留”出的完美
高明的装修师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出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由于挤压而拱起的现象。同样,我们作为生活的装修师,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会留出余地。
回溯历史,那些留名青史的成功者在为人处事、政治外交方面无不懂得为他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战国,一个狼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时代,在许许多多的传奇人物之中,楚庄王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一统中原的霸主,是因为他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在一次庆功宴上,庄王让自己的宠妃献酒,其中一个大将因为酒后失态得罪了许姬,许姬拔下他帽子上的翎子,交给楚庄王,让他惩罚那位将军。然而令众人吃惊的是庄王竟然下令所有人摘下帽子玩个尽兴。庄王以这种方式原谅了那个无礼的将军。在后来的一次战役之中,庄王受困,有一位大将拼死保护,最终解救了庄王,并帮他成就大业,此人就是那位曾经无礼的大将。楚庄王懂得为人处事的艺术,他给别人和自己留下了一道缝隙,而那道缝隙在他最危难的时候解救了他,并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德国宰相俾斯麦,可谓是世界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建立了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成为欧洲大陆雄霸一时的霸主。俾斯麦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灵活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与奥地利的战争中,这种军事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当所有人都主张严厉处置奥地利时,俾斯麦力排众议,只是将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联邦,留给奥地利发展的余地。因此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奥地利保持的“中立”立场,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的胜利,最终使德国成为欧洲大陆的男主人。俾斯麦是正确的,他知道现在的敌人也许会成为未来的朋友,留一道缝隙,放一条生路给他,终有一天他会因感激而回报你。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通常喜欢将事情做“完满”而达到最高境界,但是事情的“完满”与“完美”是两个境界。而且,事情做得太满太绝常常导致相反的结果。那么,我们何尝不留一点缝隙给他人,也给自己呢?那时的我们将在不知不觉中趋于完美,走向了成功与胜利。
解析

试题分析: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缝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 留一道缝隙:保持距离,留足空间,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
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留有余地,缓冲回旋,磨合调整,张弛有度,创造和谐)
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 节制,约束,平和,宽让)
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
1、做人和处事,如果事事工于算计,利害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团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2、“留一道缝隙”既是物性,亦为人理。“物性”有修路要留出热胀冷缩的缝隙,种植要留出采光、通风的缝隙,渔猎要留出产卵、繁殖的缝隙等;“人理”有古代开国之君要留给黎民百姓修养生息的缝隙,现代家庭教育要留给子女心灵释放的缝隙,同事之间相处要留给对方回旋的缝隙,个人生活要给自己留出享受生活、沉淀心灵的缝隙等。
 参考立意与写作提示:话题——缝隙与美满
1、环境保护,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
2、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为自己留后路。
3、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
4、给异于己者留缝隙,可形成文化的兼容。
5、写文章时可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类作品的赏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飞去无踪影∕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王洛宾《青春舞曲》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结果每次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李明博(韩国前总统)《母亲》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和认识?请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中国父母在儿女外出时,所给的临别嘱咐通常是:“少管闲事”。
对此,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写议论文或记叙文;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700字。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⑴自选角度;⑵自定立意;⑶自拟题目;⑷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北京工作的张明过年回山东老家时给父母买了智能手机,今年2月末,又为他们亲手绘制了一份7页的漫画形式的“微信使用说明书”。该说明书被网络曝光后,带着亲情的温度,走遍天南海北,引起广泛共鸣。有人说:“父母渐渐老了,时下很多流行的新词他们听不懂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他们也不会使用,他们在这个时代落伍了,年轻人的世界也似乎对他们关上了门。张明的做法令我十分感动!”有人说:“张明的行为告诉我们,孝老敬老绝不是古代‘割骨疗亲’的自虐式行为,也不是为父母洗一次脚那样的形式主义;不仅仅是常回家看看,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满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闻于诸侯的一代名将廉颇也曾有这般见识。“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廷叱秦王之威的蔺相如竟也有如此心胸。
读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型:写作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