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面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段人物描写。请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予以分析。(4分)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题文】下面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段人物描写。请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予以分析。(4分)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面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段人物描写。请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予以分析。(4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答案
【答案】(4分)这是曹雪芹写得极其精彩的一笔。
(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借王熙凤的语言刻画她泼辣的性格。
(2)用对比的手法,写王熙凤的张狂。人们“敛声屏气,恭肃严整”,与王熙凤的先声夺人形成强烈的对比。
(3)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王熙凤特殊的身份。借写林黛玉的心理活动,突出表现来者非同凡响,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解析
【解析】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满分。
举一反三
【题文】根据所给情境,就画线部分的内容,任选一句写出相应的歇后语(3分)
(1)准确流畅的口语表达是现代人生活工作的必备能力。这一能力需要在平时锻炼培养;否则,待到需要时,就会虽有学识,但也表达不出来。
答:                                
(2)在北京电视台征集春节晚会的小演员的现场,五岁的“少奶奶”、六岁半的“变脸王”和八岁的“杰克逊”纷纷登台亮相,各显绝技。
答: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09年5月5日,《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大学生“村官”吴奇修。请你根据吴奇修的回答,在横线上补上记者的提问。(3分)
记者:                                                         
吴奇修:刚上大学时,我的理想是读研究生,当经济学家。但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农民有一种纯朴的报恩心理。1986年我先后到沿海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搞社会调查,地区之间的巨大反差令人震撼……回校我就打报告,申请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工作。应该说,是热血青年的满腔赤诚和知识分子的报国情怀,以及朴素的报恩思想和对农民的情结等几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促使我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最基层。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在我们现实生活语言中,“手机短信”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短小而别有意味。下面是一条短信,请完成问题。
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
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              你的笑容,祝你新年快乐!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在近日公布的2010年的《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名单中,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政坛人物纷纷上榜。让中国网民意外的是,青年作家韩寒也榜上有名。对此,《时代》公布的官方理由是“这位27岁的年轻作家在出版以自己的中学辍学经历为背景的第一本小说后一炮而红,成为中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网友对此颇有争议。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加以阐述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通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5分)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日常生活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参照示例中的加点字,在横线上写出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或谦语。(3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①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别人了,可以说“好久不见您了”,也可以说“您           了”。
②与人在一起,自己中途有事先走,可以说“我先走一步”,也可以说“我         了”。
③感谢别人的帮助,可以说“谢谢您帮了我的忙”,也可以说“谢谢您          相助”。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