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①有子曰:“孝弟①也者,其为仁②之本与!”(《论语·学而》)②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①有子曰:“孝弟①也者,其为仁②之本与!”(《论语·学而》)②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有子曰:“孝弟①也者,其为仁②之本与!”(《论语·学而》)
②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
[注]①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②为仁:践行仁德。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的共同主张。(2分)
答:                                                                     
(2)对同一主张的阐述,上面两个选段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析。(4分)
答:                                                                     
答案
【答案】1)都主张要行孝悌。(2分)(意思对即可)
(2)有子侧重于阐述孝悌与仁德的关系,认为行孝悌是践行仁德的根本途径;孟子侧重于强调行孝悌的作用,认为行孝悌有助于社会的安定。(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本题采用孔孟对照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查儒家的“孝悌观”。命题方式延续了往年的做法,要求概括两个选段的共同主张,简析两个选段侧重点的不同之处,体现了孔孟思想一脉相承的特点。
考点:概括、分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思想内容。C
举一反三
【题文】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人做法是不足取的:( 2分)
一是:                 ,二是                   。
(2)简要谈谈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该怎样培养?( 4分)
答: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学而》)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
【小题1】简要分析上述文字中所体现的儒、道两家在对待物欲方面的不同态度。(4分)   
【小题2】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当今社会注重物质利益这一现象的看法。140字左右。(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庄子·让王》中有一则寓言:
随珠弹雀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注: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对于用随珠弹雀者的行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从“人生的目标和价值”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劝学》(节选),完成后面题。(10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孟子离娄下》)
【小题1】孟子以“手足”、“腹心”为喻阐明了什么道理?(3分)
【小题2】在孔子和孟子看来,君臣应该以怎样的关系相处?请做简要分析。(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