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①,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

【题文】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①,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①,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 “饭②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注]①箪:古时盛饭食用的一种竹器。食:饭。②饭:吃的意思。
【小题1】颜回得到孔子称赞的原因是什么?(3分)
                                                                                       
【小题2】请概括两个选段所体现的孔子的思想。(3分)
                                                                                        
答案
【答案】
【小题1】颜回虽身处困境,却没有改变好学的乐趣。(意思对即可)
【小题2】两个选段都表现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解析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对“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的理解。孔子讲颜回“不改其乐”,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因此孔子称赞颜回。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两句来品味,就可揣摩出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每天吃点饭,喝点水,头垫着弯曲的手臂睡觉,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轻。
举一反三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注】。”(《论语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
【注】 ①挟:倚仗。
【小题1】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的共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孔子和孟子“交友观”有所不同,请作简要评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夫!”(《论语·雍也》)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注】 ①畔:通“叛”,违背(君子之道)。
【小题1】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小题2】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约”和孟子主张的“约”有何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子曰:“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
【小题1】孔子和老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不超过4个字)(1分)
                                                                                                              
【小题2】简析孔子与老子在这一主张上的区别。(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