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国2011年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2012年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国待售商品总量增加30%,商品平均价格水平则下降20%,而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30%。在其他

假设某国2011年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2012年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国待售商品总量增加30%,商品平均价格水平则下降20%,而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30%。在其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假设某国2011年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2012年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国待售商品总量增加30%,商品平均价格水平则下降20%,而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2012年的货币流通次数为
A.3次B.4次C.5次D.6次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货币流通规律的认识。依据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2012年的货币流通次数=(1.3×待售商品总量×2011年待售商品价格×0.8)/ 1.3×2011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0.8×2011年货币流通次数=0.8×5=4(次)。本题选B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货币运行规律的相关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货币发行规律公式的知识。
举一反三
2009年“五一”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每人3500元的青藏铁路专线旅游。小黄在布达拉宫广场的地摊上买了几件富有藏传佛教特色的小饰品。在这里涉及货币的职能依次是( )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国庆节期间,各大商家纷纷推出“抄底价”促销活动。李雷在逛商店时看中了一件打折后标价为120元的运动服。在这里,货币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④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9月,我国CPI同比上涨3.6%,我国连续8个月实际利率为负。回答题。
小题1:面对CPI不断走高,我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行政手段,调控商品市场价格           
②提高工资和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
③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④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小幅加息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小题2:为跑赢CPI,有人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黄金。从一定意义看,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在于
A.纸币只是价值符号,黄金是一般等价物
B.黄金作为贵金属,其价值量比纸币大
C.黄金作为金属货币,其本身不会贬值
D.投资黄金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中国部分企业家携款潜逃者不下数十位,他们从成功的企业家沦为社会所不齿的罪人。这启示我们
A.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B.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职能
C.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D.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时,那么:(  )
A.外币贬值B.本币升值C.外汇上升D.与本币汇率无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