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12年下半年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关于图示中该商品价格由P1点到P2点运行的描述中,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价值降低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是2012年下半年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关于图示中该商品价格由P1点到P2点运行的描述中,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价值降低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 ④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该商品价格由P1点到P2点运行时,价格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错误,③正确;价格上升会使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④正确;该商品价格上升,说明处于卖方市场,该商品供不应求,①错误;所以本题选D。 |
举一反三
图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某商品的需求曲线,S是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据图可以推断
①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2时,供过于求,供给者不得不压低价格 ②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2时,供不应求,供给者应增加供应 ③某商品价格处于P1时,供过于求,需求者可以压低价格 ④当某商品价格处于Pl时,供不应求,供给者可以提高价格 |
2013年元旦期间,全国各地农产品价格上涨。各地遭受自然灾害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也与油品、用工价格上涨和游资炒作有关。引发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①价值决定价格,农资价格的上涨致使农产品成本提高 ②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游资炒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③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结果 ④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各地自然灾害的影响使供应量减少 |
根据甲乙两种商品的关系,下列关于乙商品的需求量(Q)说法正确的是( )。
关 系
| 甲商品
| 乙商品
| 互为替代品
| 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
| Q1
| 互补商品
| 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
| Q2
| A.Q1增加 Q2减少 B.Q1减少 Q2减少 C.Q1减少 Q2增加 D.Q1增加 Q2增加 |
材料一 2013年3月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谈到2013年物价走势时说: “我们有条件实现2013年物价总体稳定的目标。”不过,推升物价的因素也存在,原因有三:一是农药、化肥等价格的持续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二是因为进入冬季以后,部分季节性供应的农产品,还有周期性变化的一些农产品,价格面临着一些上涨的压力;三是来自国外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材料二 物价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的大问题。物价稳定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保证,又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所以,稳定物价不单是经济学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政治和民生问题,关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的解决。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从后势来看,物价仍然存在上涨压力的原因是什么?(9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人民基本生活?(8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重视物价上涨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9分) 解析 答案 |
在市场上,若l千克肉换10千克大米,写成等式是:1千克肉=10千克大米。请计算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①现在生产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l倍;而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1千克肉可以换( )千克大米。 ②假如生产肉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I千克肉=( )千克大米。 ③假如生产肉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率不变,则( )千克肉=20千克大米。A.40;10;4 | B.20;10;5 | C.20;5;10 | D.20;10;40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