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0小题,每题2分)小题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

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0小题,每题2分)小题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0小题,每题2分)
小题1: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小题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小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小题4: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小题5: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小题6:按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小题7:公有资产占优势,主要是看量的优势。
小题8: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小题9:购买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可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小题10: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A
小题7:B
小题8:B
小题9:B
小题10: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所以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小题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小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许多商品的价格一开始高,后来降低,其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商品价值量降低,价格变低。供求关系也影响价格变化,但不是根本因素。
小题4:等价交换不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看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小题5: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小题6:按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小题7: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有质的提高。
小题8:获得利润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小题9:购买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可以规避风险但不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小题10: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本题的知识点都是学习过程中的易错、易混点。澄清这些知识的盲点是做好选择题和主观题的关键。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澄清易混点。
举一反三
2012年1月1日开始,我省车船税征收标准作出调整。调整后的车船使用税,乘用车将分为7个梯度按照排量进行征税,其中,排量在1.0升及以下的征收金额不变,仍为240元;1.0升至1.6升(含)的有所降低,为360元;4.0升以上排气量的年基准税额高达5280元,增加了4800元。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在于:(  )
①交通拥堵情况加剧                          ②调整汽车产品结构
③汽车销量增长过快                          ④树立绿色消费意识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 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 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 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我国企业、公民个人角度,为建设“美好家园”提几点建议。(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香港《文汇报》2012年10月2日报道,香港旅游发展局及旅游业议会预计,在“十一”长假短短7天内内地客在港的消费额将高达42亿元。不少内地客迫不及待,于香港8号台风期间已“抢闸”访港,冒着风雨“血拼”。近年来中国“扫货团”对国外店铺的“进攻”乐坏了当地商家。去年仅在美国,中国游客购买高档商品就消费了460多亿元人民币。造成这一经济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部分国人虚荣和崇洋媚外心理所致      
②国内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与境外商品存在很大差距
③国内市场管理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④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胀压力增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
(%)
2009
12.4
9.6
15.8
5.8
2010
8.6
8.2
13.2
5.2
2011
10.1
8.7
13.7
5.1
  注:2011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365元。
(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6分)
材料二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演了一幕幕“楼市风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房价直线上扬,但人们的购房热情不减。我国居民购房的目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自住(拥有自己的住房),二是投资(通过出租或炒楼获利)。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其中供求比例和消费需求是重要因素。据统计,至2011年8月,全国空置房达到1.23亿平方米。据调查,有85%以上的人有购房***,却有七成人买不起房。
(2)针对当前购房热,请你为消费者提出合理建议,使他们成为理性的购房者。(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迈进2012年,站在发展新起点,某省敲响全面转型的奋进鼓点,兴省富民的和谐蓝图正徐徐展开。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加快转型,兴省富民”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获取和解读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l  2006~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及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民币/元)
11759
13786
1578l
17175
19109
同比上年实际增长(%)
10.4
5.4
8.4
9.8
7.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人民币/元)
3587
4140
4761
5153
5919
同比上年实际增长(%)
    7.4
    6.2
    8
9.5
10.9
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幅(%)
24.40
32.4
19.5
11.7
21.3
 
图2 A省某市政府在网上调查居民幸福感数据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4分)分析国家应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感? (8分)
论证和探究问题
材料二 随着微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意见领袖”开始介入舆情热点事件,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意见领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利用网络发布、传播不实信息甚至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利用普遍的不满和怨恨恶意炒作;滥用话语权,微博上公然“约架’’等,干扰政府决策,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2)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的有关知识,评价材料二中部分别有用心“意见领袖”的做法。(6分)
描述和阐释事物
材料三 我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许多隐身于民间乡村的多姿多彩的特色传统手艺,正逐渐形成农村文化大产业,在富民安民的同时,成为某些地方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以农村手艺为重要内容的工艺美术行业总产值已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山东已形成十几个农村手艺产业特色区域,包括“世界风筝之都”“中国草柳编工艺品出1:7基地”“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 “中国草艺品之都”“中国黑陶之都”等。
(3)有人认为,文化产业的价值就在于创造经济效益。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认识。(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