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得鲜鱼百二钱,籴(买)粮饮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场古岸边。”读郑板桥的《渔场》,回答1—3题。1.诗中的“百二钱”属于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买)粮饮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场古岸边。”读郑板桥的《渔场》,回答1—3题。1.诗中的“百二钱”属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买)粮饮饭放归船。拔来湿苇难烧着,晒在垂场古岸边。”读郑板桥的《渔场》,回答1—3题。
1.诗中的“百二钱”属于               (   )
A.一般等价物       B.人民币    C.货币 D.等价物
2.“卖得鲜鱼百二钱”的目的是                    (   )
A.获得鲜鱼的使用价值     B.获得粮食的价值
C.获得鲜鱼的价值   D.获得粮食的使用价值
3.“拔来湿苇难烧着”中的“芦苇”                    (   )
A.不是商品,因为烧不着 B.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C.不是商品,因为没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诗人的私有财产
答案
1  C 2  D 3  C
解析

举一反三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成都某商店销售无任何产品说明及产地的帐篷,价格从地震前的480元/顶提高到800元/顶,有关部门责令其立即整改,并依法予以罚款1万元。回答4—6题。
4.从根本上说,帐篷的价格是由                                                (   )
A.商品的使用价值大小决定的          B.销售商和消费者通过讨价还价决定的
C.国家有关部门与销售商决定的         D.商品的价值大小决定的
5.材料中所述现象的存在,表明                                                (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②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③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              ④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有关部门责令其立即整改,并依法予以罚款,这是国家分别运用      和     对市场实施宏观调控。                                                         (   )
A.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C.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D.行政手段 市场手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2月18日,国家粮食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合作,加强粮油质量卫生检查,严禁将不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粮油投放市场,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油。回答8-9题。
8.国家机关高度重视粮油质量安全,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粮油质量是实现粮油价值的基础                   
B.粮油质量关系到百姓的生命与健康
C.粮油质量关系到我国农业及粮油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D.为了提高农业及粮油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9.经有关部门抽查出来的那些不合格的粮油                                      (   )
A.一定是商品,因为它们凝聚了人们的劳动
B.不可能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价值
C.已经成为商品,因为商家正在销售这些粮油
D.不具备应该具有的使用价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名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路遇一果农。果农问他一天吃几个苹果,他回答“一个就够了”。果农说,都说苹果能赚钱,可不管我们种多少,你们城里人每天总是吃一个,提高产量卖给谁啊?这位干部回答说,如果用3个苹果榨出1杯果汁,每人早晚各喝一杯没问题,一天就能吃6个苹果了。这一对话主要启示农民增收需要                                               (   )
①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②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
③大力种植经济作物             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汇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则说明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B.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际金融的稳定
C.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出口,不利于进口
D.人民币升值,则我国国民用相同的钱可以购买更多的国内商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①调节生产          ②刺激消费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