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一五”时期上海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图注:2011年前三季度,上海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居全国倒数第二;而全国GDP增速9.4%。  材料二:“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上海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图注:2011年前三季度,上海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居全国倒数第二;而全国GDP增速9.4%。  材料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十一五”时期上海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图

注:2011年前三季度,上海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居全国倒数第二;而全国GDP增速9.4%。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上海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增长速度图

注:去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4.9%,而上海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


 
 材料三:从制造业唱戏到服务业担纲,从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从保障民生到创造百姓更加美好生活。面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场“大考”,在近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始终勇立潮头的上海,又一次率先突破。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图表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2)请运用经济常识“适度消费”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结合上述三段材料推断上海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
(1)十一五期间上海的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自2007年后放慢,尤其是2011年前三季度增速大大低于全国的增速。图表二的经济现象是十一五期间上海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不断上升,但其增长速度自2007年后有所下降,2010年的下降幅度最大,与2009年差值达到8.4,2011年前三季度继续下降。(5分)
(2)答案示例一:
上海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增长速度放缓,低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1分)
因为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上海扩大消费需求能促进经济增长。上海投资结构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推动经济的发展。(3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上海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3分)
但是2011年前三季度上海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使得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在短时期内仍然低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1分)
答案示例二:
上海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且增长速度加快。
因为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上海扩大消费需求使上海的经济增长。上海投资结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上海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
针对2011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趋势,上海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策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了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
解析

举一反三
中国经济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内生式增长相伴于民营企业的竞争性成长而日渐成熟。据统计,私营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在过去10年中保持了年均300%的增长态势。这说明
A.民营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B.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经居于主体地位
C.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力量
D.民营企业应该在各个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日一些地区工商部门在市场检查中发现,市场上销售的有些燕窝亚硝酸盐超标,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国家工商总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燕窝市场专项检查的通知》,部署全国工商系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这说明(   )
①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
②政府在调节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③经济活动参与者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④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非岐视原则,企业要勇于“走出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表

注: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区域发展差距也较大,其中西部发展较为迟缓,东部发展较快。
* 以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计算。
结合材料反映的问题,分析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尽管有关部门年年都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专项活动,但少数厂家制假售假现象仍屡禁不止,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对该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   )
A.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B.消费者加强对企业监督
C.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规则D.经营者要树立质量意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走势(单位:%)
年份
2001年
2004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农村
47.7
47.2
43.1
41.0
43.2
城市
38.2
37.7
37.9
36.5
35.7
  
材料二、2011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1998年以来首次快于城镇。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反映的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