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扩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关键所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而信息化能有利地推进其他“三化”,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新四化”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9分)
(2)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有关分配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9分)
答案

(1)①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3分)
②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动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3分)
③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料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分)
(2)①存在的问题: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3分)
②对策建议: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6分)
(每点2分,考生提出的其他建议,只要符合题意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题型为意义类。本题紧扣热点即十八大关于“新四化”的分析展开,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方面论述,作答时一定要扣住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
(2)试题分析:本题题型为是什么和措施类(怎么办),题目中包含两个小问。首先要读图并且提取信息,对于图标要分析出来其变化趋势和走势,找出问题所在。作答时一定要扣住教材,不能随意乱答,注意政治语言的准确性。
举一反三
临近2013年春节,不少网站开栏“晒晒年终奖”。一些垄断性企业动辄数万元的年终奖,让网民们感慨网上“晒的不是年终奖,而是收入分配不公”。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对自然垄断行业(如石油、无线通讯等行业)而言,应该
①集中更多政府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防止垄断性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无偿或低价占有和使用公共资源
③使垄断性企业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④使垄断性企业的职工的收入实现倍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继2011年7月1日上调之后,从2012年12月1日起,河北省再次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本次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表明国家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收入分配增长情况
 
2008年
2012年
5年来平均增速(%)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14045
519322
9.26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61330
117210
18.06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
4761
7917
9.90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15781
24565
8.80
注:1979——2011年的33年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9%,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
材料二 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在通知中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1)结合材料一,请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所发生的积极变化。(4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建言献策。(12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因。(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2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
材料一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命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等。
 
国内生产
总值
(亿元)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人增
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人增长率(%)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农村居民恩
格尔系数(%)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
2008年
314045
8.0
8.4
37.9
43.7
28.6
2009年
340903
8.5
9.8
36.5
41
28.9
2010年
401513
10.9
7。8
35.7
41.1
29.4
2011年
473104
11.4
8.4
36.3
40.4
29.6
2012年
519322
10.7
9.6
37.1
4O.8
30.1
(1)上述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分)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让每个中国人梦想成真?(8分)
材料二 一个伟大的民族当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召唤伟大的力量。从新中国成立“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每一个进程,每一步跨越,无不闪耀着民族的梦想之光、信念之火。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人民的期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勾勒出民族复兴的梦想蓝图,必将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中国梦”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意义?(6分)
材料三 有人认为,“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因此,只要“个人梦”实现了,“中国梦”也就实现了。
(3)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各项改革。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推进改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请你参与。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表
年份
项目
1979年
2000年
2012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175
89404
51932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83.4
2253
79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47
6280
24565
 
注: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并指出: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1)揭示表显示的经济信息,并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10分)
材料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2)据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说明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依据。(8分)
材料三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
(3)结合材料,分析国务院机构改革如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