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选“1”为非常不满意,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选“1”为非常不满意,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展了多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11年“两会”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民生改善建设满意度调查(选“1”为非常不满意,选“5”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
材料二:“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分配公平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调节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时指出,“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201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1年3月5日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实现社会公平,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读材料一,从中你能获得哪些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是政府的事。”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群众对“十一五”期间民生的改善总体上较为满意;但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收入分配方面,与其他方面相比,满意度相对较低。
(2)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解决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④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体现。
(3)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此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在政府转型,要以民富为优先目标,调整国家、企业、居民的分配格局。
②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代表人们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都由全国人大或地方人大决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事关人民生活的大事,理应由权力机关来决定。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支持人大履行股价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经过法定程度,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的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因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离不开党对国家的领导。
举一反三
下图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AB区间,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必须

[     ]

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
④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财政支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国务院决定从2012 年1 月1 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这一举措有助于[     ]
①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  
②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实现社会公平  
④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扶贫,不要面子要里子。提高扶贫标准,夯实共富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扶贫发展历程表
 
注:2011年扶贫工作会议提升了扶贫标准,这意味着有更多低收入人群被纳入国家扶持与救助的范围,城乡分割的社会救助制度将从此趋向一体化。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1)简述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分析我国扶贫标准不断提升的经济学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1年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胡锦涛发表讲话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要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温家宝总理指出:“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12月6日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  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工作目标的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AB区间,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AB区间转向BC区间,必须  [     ]

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
④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江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导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经过审议和民主表决,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温家宝总理3月14日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强调,农民收入增长还不够稳定,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我们实现社会公平,特别是收入分配公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材料二:近三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趋势图
材料三: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经济社会发展部分指标

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按照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
(1)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配制度的知识分析说明农民收入增长对于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说明“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