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因此调整对农业的税收政策,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上述政策(   )A.调节了分配,兼顾了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

农业、农村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因此调整对农业的税收政策,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上述政策(   )A.调节了分配,兼顾了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农业、农村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国家因此调整对农业的税收政策,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上述政策(   )
A.调节了分配,兼顾了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B.说明在我国,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体现了国家的公共消费就是个人消费
D.说明我国的国民收入都是由国家直接分配的

答案
A
解析
根据中国城乡差距增大的实际,采取上述措施,故选A项。在我国,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公共消费、个人消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家直接分配的是财政收入。故B、C、D三项观点都是错误的。
举一反三
社会主义税收之所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在我国,国家是税收分配的主体
B.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
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直接用之于民
D.我国税收是全体人民缴纳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5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从现行的每月800元提高到1 600元,减轻了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政府财政每年将因此减收280亿元人民币,即国家每年让利民间280亿元。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03所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72元,比上年增加2012元,增长13%;由于城镇里的下岗、失业问题,占总体20%的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 295元,比上年增加263元,增长8.7%。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所的5.1∶1扩大到5.3∶1。
材料三:温家宝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要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
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显著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怎样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我国与世界平均投资率、消费率的比较
 
投资率
消费率
中国
423.%
55.5%
世界平均水平
低于30%
高于%70
注:2008年,中国的投资超过GDP的50%。
材料二:中国“十一五”规划将突出六大重点,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的转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运用经济常识谈谈你对材料二的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正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更多的国家建设资金将投入到农村,2006年起,我国免征农业税,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
试用财政税收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纳税的积极性。我国税收“用之于民”的根本原因是
A.政府是财政分配的主体B.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D.税收是全体公民缴纳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