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又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有环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又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有环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又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有环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的、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即“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别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正确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提供方式,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作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相关决议的依据。
答案
(1)①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②政府将适合市场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承担,遵循价值规律,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供求、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注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综合运用了经济手段、法律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④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②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提供方式,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遵循了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应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角度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分析设问及材料以从中找寻答题的突破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即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竞争三个机制的作用;又要实行宏观调控来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自觉将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作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相关决议的依据。本题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作出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别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的表现,因此,学生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及执政方式的角度去分析说明;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用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因此,学生可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民主执政的方式等角度去分析说明。
举一反三
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国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各地按照不少于三级设置阶梯水量,第一、二级水量原则上按覆盖80%和95%居民家庭用户月均用水量确定;第一、二、三级阶梯水价按不低于1:1.5:3的比例安排。这有利于
A.增加自来水公司利润,提高经济效益
B.促进人们树立节水意识,实行绿色消费
C.通过经济政策调节利益,提高经济效益
D.加大财政投入,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下列能体现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是:
A.某市政府把社会治安承包给保安公司
B.政府取消种粮补贴,让农产品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
C.某市政府召集银行高管开现场办公会,为某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D.某区政府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困难老人持券消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区域看,越往南部越困难;二是从行业看,越是外向型的越困难。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程度加剧,有利于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双重性
B.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选择值得商榷
C.虚拟经济的消极作用不会波及实体经济
D.应对金融风险必须发挥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目前,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率是85%,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95%左右,美国是97%。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材料二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有效解决了一些农民工问题。但农民工离真正市民化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个别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行赶农民进城上楼;二是农民工公共服务不完善,不能真正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就业和劳动权益保障不充分。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挤出效应,使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面临很大难题,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安全防护水平不高,恶意拖欠工资时有发生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推进农民工市民化。(12分)
材料三 
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出现了自身难以克服的难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2014年2月27日,***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3)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三***关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性的论述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环境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治理大气污染,政府应当         
A.运用法律手段——增加排污费的征收力度
B.运用经济手段——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物质资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