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0

(28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而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国科研成果40℅左右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远低于发达国家80% 以上的水平。原因很多,一个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不是生产中所需要的;另一个是很多研究课题的确定不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科研相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还有就是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
(1)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12分)
材料二  1992年启动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

(3)运用实践的特点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8分)
答案
(1)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科研方向,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4分)
②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4分)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科学文化修养。(3分)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4分)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作为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是一种客观物质性活动。(2分)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每一步突破和技术攻关,说明它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3分)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我国的载人航天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实践的内容与水平各不相同,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既需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2)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的知识点范围。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设问及材料中提出相关信息。在文化生活中,农业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的意义,其实是指先进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解答本题需要用到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接下来需要学生将找到的知识点与材料结合用于组织本题的答案。
(3)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的能力。本题限定的答题的具体角度是“实践的特征”,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实践的三个特征;其次是带着实践的三个特征去阅读分析图表中反映的信息。
举一反三
(4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某校高三(2)班同学以“改革”为主题收集到以下信息出一期黑板报,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应问题。

(1)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结合信息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12分)

(2)信息二中的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何政治意义?(9分)

(3)有人认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9分)
(4)根据以上信息,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说明不断推进改革的哲学依据。(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失业率与通胀率之和被称为痛苦指数,菲利普斯曲线是对失业率和通胀率关系的描述(如图,横轴代表失业率,纵轴代表通货膨胀率)。下列措施最可能会让曲线由a向b移动的是

①对“家电下乡”实行补贴的政策
②央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央行宣布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④2013年中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材料二: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进一步下降,这一趋势还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持续加剧。我国告别了劳动力几近无限供给的时代,新增劳动力减少,人口成本上升,将使长期依靠“人口红利”维系的“低成本扩张”的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优势进一步削弱。
(1)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市场调节的优点、弊端和局限性的认识。(6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的制造业应该如何应对新的形势?(10分)
(3)请运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国家可以实施
①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的财政政策   ③宽松的货币政策  ④从紧的货币政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25日,中央政府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自2013年起,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在电煤价格出现非正常波动时,依据价格法有关规定采取干预措施。该意见  
①表明国家运用计划手段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             
②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宏观调控
④说明电煤价格最终应当由国家规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