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和表格,回答问题。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要保障人民各

(32分)阅读材料和表格,回答问题。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要保障人民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阅读材料和表格,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之乡——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瞄准市场,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蘑菇、花木、葡萄种植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效应,并涉足旅游、加工制造等新兴产业,掀起了二次创业热潮;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推动了种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成立行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料、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扩大了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使农产品顺利打入市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谈谈我党为什么提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小岗村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10分)
(3)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结合实际,依照要求,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完成下表。(12分)
 
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
中共中央
例:提出深化农村改革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全国人大
 
 
国务院
 
 
全国政协
 
 
 
答案
(32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对国家进行政治领导,坚持民主执政方式。(6分)党提出”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有利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4分)
(2)①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3分)②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2分)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3分)④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转变经营观念,加强科学管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分)
(3)

解析

举一反三
(22分)
材料一: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我国近年来利率走势图

2010年10月20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前后变化表
类别
存款基准利率
贷款基准利率
备注
上调前
2.25%
5.31%
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
上调后
2.50%
5.56%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材料一的图表说明国家利用了什么政策调控经济的?并请分析国家这样做的原因。(5分)
材料二:这是我国央行时隔三年首度加息。央行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7年12月,2007年为应对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至2008年12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2008年5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
(2)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材料二表明政府行使了什么职能?政府为什么要行使这一职能?(5分)
(3)综合材料一、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央行启动加息政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了近期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伪造或假冒开办单位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假药的15家违法网站,并将违法网站依法移送有关执法部门进行查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做法是(    )
A.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B.运用行政手段整顿市场
C.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D.运用法律手段调控企业的生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社会有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的方式和         的方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凡允许国有和外资企业进入的投资领域,个体私营企业也可进入。这一规定体现了     (     )
A.市场经济统一的特征B.市场经济开放的特征
C.市场经济竞争的特征D.市场经济有序的特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我国政府调整外贸结构,由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政策向贸易平衡政策转型。这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              (    )
A.促进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