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欧盟是我国光伏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此案一旦确立,将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致命

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欧盟是我国光伏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此案一旦确立,将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致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欧盟是我国光伏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此案一旦确立,将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致命打击。该消息引起了某校高三同学的关注,他们以“光伏产业:优势·问题·出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学习。同学们收集到三则信息:
信息一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
信息二 在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巨大危机。首先是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自2000年以来,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欧洲大量运用,多晶硅需求量逐年提升,国内多晶硅价格一路飞涨。到2011年,国内已经量产及在建的光伏企业产能已达到了500亿瓦特,而此时全球光伏总安装量仅有270亿瓦特。市场严重过剩,必然会导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频发以及价格战的出现。此外,还存在销售过分依赖于欧美市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行业标准及认证检测体系缺失等问题。
信息三 2012年12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产业重组、降低发电成本的思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光伏产业投资过热的原因。(6分)
(2)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当前我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困境。(6分)
(3) 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建议。(6分)
答案

(1) 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和自身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前几年光伏产品巨大的国际需求和不断上涨的价格,吸引国内企业大量投资光伏产业。(3分)②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波动。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出现的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的现象,正是市场本身固有缺陷的表现。(3分)
(2) ①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当前我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困境既与欧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有关,也与国内光伏产业自身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有关。(2分)②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遇到的困境是暂时的,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解决。(2分)③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只要我们有效应对,就能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2分)
(3) ① 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② 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要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完善研发平台。③ 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注重开发国内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④ 企业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我国光伏产业投资过热,一方面是因为投资光伏产业有利可图,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弊端导致了盲目投资,产能过剩。(2)我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困境体现的哲学道理。从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困境的原因看,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国光伏产业虽遭遇困境,但其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产业调整升级提供了契机,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样原理和材料对应分析即可。(3)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是措施类问题,回答的原理可以是经济社会,也可以是政治生活,学生的思路要宽泛。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光伏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关,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财政支持;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发展好光伏产业需要政府切实履行职能。
举一反三
我国金融业改革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各种金融机构其服务形式正被不断创新,“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个人无担保贷款、细分风险等级的多种金融或保险产品层出不穷。这说明
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B.过度的市场竞争正导致我国金融业风险不断积累
C.国家正通过商业银行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监督
D.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排除计划手段对资源配置的干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针对三星、LG、奇美等六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生产商的价格垄断行为处以3.53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经济处罚。对这一处罚行为的正确评论是
①引发排外质疑,必然导致贸易摩擦和冲突   
②维护法治环境,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③践行世贸原则,展示开放型经济管理水平   
④坚持独立自主,为民族企业提供特别保护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唐朝时期曾经推行“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与。”即政府在丰年收粮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荒年粮价上涨时,开平仓以平粮价,使百姓受益、社会安定。“常平法”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①国家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功能                 
②政府适度干预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③政府的有效调控要建立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7月29日,我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并进行排名。GDP质量指数采用了“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管理质量”五大子系统。这一指数的发布
①是对以往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的完全否定
②说明我国实现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③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材料二: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您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英国22%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由食品产生的,“欧盟”17%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肉类和奶制品。
材料三:目前,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上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2分)
(2)针对材料一、二反映的问题,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