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H省欢府有关

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H省欢府有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H省欢府有关部门重点创新构建徽博、论坛与问政平台的健接通道,及时汇集大型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各类涉及民生的信息,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福泽民生的信息平台,使“网络问政”全面提速。
材料二 近年来,互联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一些网站和运营商为了获得利益,肆意传播不健康信息,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和社会典论的强烈遮责。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全国“扫黄打非”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要求工商部门加强监管,公安部门要坚决打击为淫秽色情网站提供服务的运营商,对触犯刑律的个人和企业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贵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打造“网络问政平台”的意义。(6分)
(2)请你运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4分)
(3)有人认为,网络传播不健康的信息,应该予以取缔。请你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知识对此观点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案

(1)①有利于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②有利于政府部门改进工作,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进决策的实施。③有利于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自觉为人民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强政府的威信。(每点2分,共6分。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一些网站和运营商为了自身利益,传播不健康的信息,说明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②国家宏观调控应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既要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对其加强监管,又要运用法律手段坚决打击触犯刑律的个人和企业。(2分)
(3)①坚持两点论,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消极影响。(2分)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总体说来,网络的积极作用是主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负面影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只看到它的负面影响就对网络予以取缔,违背了重点论的要求。(2分)③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于网络的消极影响,应采取措施加以扼制。(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需要学生通过对材料及设问的把握去分析该问题的考查目的。本题设问是“网络问政平台”的意义。本题的解答学可以试着从对政府、对公民两个方面去思考“网络问政平台”的意义。从对政府角度来看,主要涉及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以及政府的公信力问题;从对公民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公民反映诉求的渠道等。
(2)本题要求学生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对材料进行仔细的分析,从中获取答题的信息。题中材料“一些网站和运营商为了获得利益,肆意传播不健康信息”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弊端;题中材料“工商部门加强监管,公安部门要坚决打击为淫秽色情网站提供服务的运营商,对触犯刑律的个人和企业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贵任”体现了国家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学生可从这两个角度展开说明。
(3)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将考查的哲学原理写清楚;其次,需要学生分析设问及材料。对待网络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消极影响,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重视主流也不能轻视支流。
举一反三
(40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表 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以及占GDP比重
期间
“六五”
“七五”
“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
环保投资总额(亿)
150
550
800
3600
7000
13750
31000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
0.5
0.67
0.80
0.93
1.24
1.35
1.50
 
注:三十多年来,我国万元GDP的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等排放量出现了大幅下降。但是,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是发达国家的8~9倍。
材料二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描述了发达国家走过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把重化工作为支柱产业,同时,建立政府环保部门和大规模非政府组织,制定相关环保法律以及开始公众运动。八九十年代,企业污染不断见诸报端,有的企业被罚款或送上法庭受审。如今,在欧洲,由于法律的监管、公众的监督以及政府的权威,企业对环境污染行为更为谨慎。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的背景下,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地分批实施,促使生态“拐点”更快来临。
材料三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推进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在欧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协调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实现了现代化。而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或停滞,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业没能跟进,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出现了城市贫民窟(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等社会问题。
材料四 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2013年1月,北京厚重的雾霾数日挥之不去,城区PM2.5浓度值一度逼近每立方米1000微克(PM2.5日均限值国家标准为每立方米75微克)。据分析,北京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煤炭燃烧、工地扬尘等。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北京。“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加强宏观调控”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材料二,从企业角度,分析如何使生态“拐点”更快来临?(12分)
(3)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推进城镇化。(12分)
(4)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面对严重的大气污染,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做些什么。(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增值税由按销售货物月销售额2 000~5 000元起征调整为5000~20 000元;营业税由按月营业额1000~5 000元起征调整为5000~20 000元。这一改革有利于小微企业               
A.减轻负担,降低经营成本B.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产业升级
C.规范生产经营,杜绝偷税***D.公平竞争,避免对企业重复征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 2013年5月8日,四川省委召开会议,提出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这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围绕这一话题,某校高三六班进行了深入探究。
【中国梦·富强梦】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就是要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历史性跨越。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⑴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9分)
【中国梦·民族梦】
通过探究,同学们认识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⑵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道理。(8分)
【中国梦·我的梦】
不同的人对实现“我的梦”也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同学认为:要实现“我的梦”就要像德国那样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有的同学认为:要实现“我的梦”,政府就不要管那么多,要建立像美国那样的自由市场经济。
⑶运用《经济学常识》相关知识,结合德、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评析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 曾说过 :“ 人们来到城市 , 是为了生活 ; 人们居住在城市 , 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 结合下列 A 市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 2012 年 A 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一览表

注:① 2008— 2012 年,我国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在 4%— 5%。 ② A 市 2012 年的实际利用外资中,其中制造业占 12.8 亿美元,批发和零售业占 5.2 亿美元。 A 市的外贸依存度(评估与衡量 经济开放度和对外依赖性的指标)从十年前的 56.2%提高到目前的近 110%。
材料二 2013 年, A 市政府针对本市现有状况,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目标,将“健康呼吸、身心舒畅”作为生态人文建设的突破口,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倾力打造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美好家园,改善人居创业环境,远离城“长”的烦恼。 
(1)揭示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8 分) 
(2)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 A 市失业率变化的经济意义,并根据“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为 A 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 12 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 A 市建设“ 宜居宜业 ” 城市的目标怎样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12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及“家庭农场”一词,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流转,发展多种形势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规模经营
①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
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根本途径
③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④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