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部某地区基本养老保险情况注:在过去的十年多,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2%。材料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部某地区基本养老保险情况注:在过去的十年多,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2%。材料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部某地区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注:在过去的十年多,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2%。
材料二  2010年9月9日焦作高新区举行农民养老补贴发放大会,现场向各村农民代表发放了《养老补贴证》和银行存折。老人们喜笑颜开,年轻人也是欢欣鼓舞。他们都说:这是高新区为老百姓办的大好事,我们的负担轻了,没有后顾之忧了。
(1)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3分)
(2)为什么要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制度?(4分)
(3)如何进一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制度?(6分)
答案
(1)①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部某地区城乡社保事业都有较大发展。②农村社保事业远远落后于城市。③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增幅有待加强。(3分)
(2)①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③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④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性措施;⑤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4分)
(3)①在坚持既有利于发展生产,又有利于保障基本生活及体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②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③落实好优抚政策,妥善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5分)
解析
本题以中部某地区基本养老保险情况、焦作高新区农民养老补贴发放大会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经济生活,考查知识点劳动保障制度,题目类型图表类、原因类、措施类。第(1)问,是图表分析题,解答图表题时应注意“三看”、“两比较”、“五忌”。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三看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2.“两比较”,即“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根据上述图表题的做题要求,找出变化和差距,本题就比较容易得出答案;第(2)问,完善保障制度的原因教材没有既有理论,需要根据问题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故本题有一定的难度,作答时可以从市场、企业、劳动者、社会四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考虑;第(3)问,本题考查知识较为细,而且社会现实性比较强,故学生在作答时候不容易组织语言,考查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宽广度,故这类题是题目中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求学生思维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答案既要有原则的体现,又要有具体的细节做法,故本题对学生的能力锻炼价值极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一经济生活-劳动保障制度
举一反三
背景:至今年9月份以来,柴油供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较为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始终在持续发酵。终于在最近达到了紧张的巅峰,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快递公司变蜗牛,公交车久等不来,菜价因为运输困难而更加高涨,甚至连殡葬业也要收到牵连,柴油、天然气作为生活所必须的公共用品相比大蒜、绿豆等引起的单项生活成本上涨,其价格上涨引发的叠加效应与全面效应更加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材料一: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注: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10种短缺。
材料二: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注: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133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5分)
(2)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国家和企业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农民工流向变化。如图:

这一变化表明                  (   )
A.外出农民工总量在减少
B.东部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在下降
C.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消除
D.中西部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物质资源消耗少、知识技术密集、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2010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65届联合国一般性辩论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讲话。某校高三(2)班同学围绕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开展探究活动。
材料一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经济已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但中西部和广大农村的不少地方仍然相当落后,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中国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很大。
材料二 在谈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时,温家宝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我们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构建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
材料三 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将继续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为己任。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
(1)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为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8分)
(2)简要回答材料二中温家宝总理所讲话的《文化生活》依据。(8分)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国不走“国强必霸”道路的理由。(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9月7 日,《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我国农民在60岁后将能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这项重大的惠农政策,其重大意义是(   )
①保障亿万农民的权利,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②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有助于改善农民心理预期,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