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世人关注,最后通过谈判协商,化解危机,实现“双赢”。中国外贸进入了扩张期,同时,也开始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世贸组织统计

近年来,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世人关注,最后通过谈判协商,化解危机,实现“双赢”。中国外贸进入了扩张期,同时,也开始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世贸组织统计

题型:福建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近年来,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世人关注,最后通过谈判协商,化解危机,实现“双赢”。中国外贸进入了扩张期,同时,也开始成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世贸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员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占总数的1/7左右,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数量多、价格低的中国商品让世界亦爱、亦恨。
结合材料及教材回答:我国怎样应对日益增多的贸易纠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国家要搞好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外贸秩序,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原则,坚决维护中国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通过谈判、协商实现“双赢”。
(2)企业要遵守和运用世贸规则,减少纠纷,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3)要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变数量、低价扩张型增长方式为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质量、信誉发展的新型增长方式。
(4)要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合理参加国际分工、协作,调整经济结构,避免恶性竞争。
举一反三
2010年11月24—26日,“东亚经济交流推进机构第四届大会”在青岛举行,中日韩3国10城市市长聚首青岛,围绕制造业、物流、环保、旅游等多领域展开磋商,共谋东亚环黄海次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进程。回答1~2题。
1、东亚环黄海次区域合作有利于[     ]
A、利用外资,扩大商品的销售渠道
B、加强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C、在保持外贸增长的基础上,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D、更好地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2、3国加强在制造业、物流、环保、旅游等多领域展开磋商,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进程。这体现了[     ]
①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趋势加强
②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美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两国之间不是零和博弈的对手(零和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这表明,中美加强经济贸易合作有利于[     ]
A、互通有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两国引进高科技成果,增强经济实力
C、提高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D、推动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增强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五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来美投资和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在美的中资企业由2005年的900多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1300多家。2010年1月至9月,中资企业在美投资达28.1亿美元。由此可见[     ]
①我国已由引进外资转变为资本输出
②我国注重优化外资结构
③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④中美两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题型:甘肃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回答1~2题。
1、近五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来美投资和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在美的中资企业由2005年的900多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1300多家。2010年1月至9月,中资企业在美投资达     28.1亿美元。这说明[     ]
A、我国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
B、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C、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D、我国注重优化投资结构
2、***胡锦涛1月19日出席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奥巴马引用中国谚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祝福两国,放眼未来。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③“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题型:甘肃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大辽百姓甚至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干脆不发行货币。结果,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大辽的每一个毛孔。回答1~4题。
1、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启示是[     ]
①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②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贸易顺差
③货币政策是经济主权,绝不能让人民币升值
④要根据经济发展自主决定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澶渊之盟后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大辽的每一个毛孔。材料表明文化传播的途径是[     ]
A、货币战争
B、商业贸易
C、人口迁徙
D、大众传媒
3、说起澶渊之盟,大家会想起不平等条约,有人重新解读历史,认为大宋用澶渊之盟的“岁币加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让辽国放弃了货币发行权,最终要了辽国的命。与此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历史就是戏子的脸,爱怎么画就怎么画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今天的古代钱币收藏界,很难找到辽的铜钱,反倒是宋的铜钱质量既好,数量又多,比清代的还便宜。与此体现的经济道理相同的是[     ]
A、一分钱一分货
B、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C、物以稀为贵
D、贵之极必贱,贱之极必贵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