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注:2011年我国城镇

(28分)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注:2011年我国城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注:2011年我国城镇化预期目标为48.5%,而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                                        
(资料《中国统计年鉴》)
表  2007—2011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化率对比
      城镇化率
年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西部相差(百分点)
2007年
53.2%
39.4%
37%
16.2
2008年
55.7%
40.9%
38.3%
17.4
2009年
56.7%
41.3%
39.4%
17.3
2010年
59.9%
45.2%
41.6%
18.3
2011年
61.1%
47%
42.7%
18.4
 
材料二 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推动1300多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动居民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推进城镇化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跨区域重组,促进城乡产业集群发展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也将为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与应用普及带来广阔的空间。
⑴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表所包含的经济信息(4分),并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动城镇化建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8分)
材料三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⑵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8分)
材料四 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浙江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⑶结合材料四,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了“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的哪些道理。(8分)
答案

(1)图表明了2007—2011年随着我国人均GDP的稳定增长,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尤其2009年后增速加快,到2011年已超过城镇化的预期目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分)  
表反映了2007年以来,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化率都有了提高,但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区域不平衡。(2分)
如何促进:①城镇化的发展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提高人民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2分)②推进城镇化将促进城乡产业集群发展,引导生产要素的区域重组,有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③推进城镇化将促进城乡产业集群发展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2分④)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分)
(2)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必将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4分)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改革,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体制机制,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4分)。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中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能破解各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4分)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革能进一步发展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撑。(4分)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体现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2分)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有利于农民工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2分)③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来源。农民工共同经历决策过程,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2分)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有利于保障他们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社会和谐。(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是图表题,根据表头、数据、小注的内容加以概括,分别概括图和表各自的信息,看到我国GDP和城镇化率的变化及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看到我国三大区域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区域发展存在差距。第二小问,推动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要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加以概括,从推动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促进城乡产业集群发展,引导生产要素的区域重组,促进信息技术创新等角度回答。(2)原理运用较为固定,社会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再分析改革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改革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3)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管理,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并实施各项民主政治权利,是实现人民当家作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讲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有利于农民工参与民主决策和进行民主管理。
举一反三
在农民工聚居的社区,召开社区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或农民工代表参加。这说明
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②居民代表大会是基层政权的有效组织形式
③应拓宽农民工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的渠道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得到具体落实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374个项目和10名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这是该奖项第八次空缺。这反映了一个尴尬的现实:戒国原创性科技水平亟待提高、科技产业化能力需要加强、尖端人才的极度缺乏、公众的参与热情度不高、法律政策支持力度的疲软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空缺的尴尬现实,你有哪些好的建议?(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浙江法院积极推动“阳光司法工程”,并在全国推出首个“司法透明指数”,让司法公开走向量化,也为全国法院提供了经验。这一“阳光司法工程”对于公民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②有利于扩大公民对法院的监督权
③为公民监督司法提供了合法的渠道         ④有助于树立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
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近,某大学生向相关部门寄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信,要求官员公开工资,赢得公众的集体赞赏。该大学生的行为属于
A.运用行政裁决机制向政府投诉B.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C.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D.社会与公民对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网站正式开通。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愿,积极参与到十八大的活动中,中心网站将为网民提供各种服务。网站的开通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④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