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3年9月10日施行,其中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同一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3年9月10日施行,其中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同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3年9月10日施行,其中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可判刑。这一司法解释(   )
A.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原则B.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C.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取消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可判刑,这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原则,A入选;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包括主体的广泛性和权利的广泛性,本题未体现;C与题意无关。D项取消了公民的言论自由的观点是错误的。本题正确答案为A。
举一反三
2013年9月22日,济南市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原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贪污、滥用职权、受贿案作出一审宣判,数罪并罚判处薄熙来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表明
①必须加重处罚政府高官的违法犯罪行为 ②公平正义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应有之义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人民法院坚持贯彻依法行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上海网友针对异地高考方案的争论,从平等自由之辩到污言秽语,遍布上海本地论坛“KDS”“申花吧”及各个微博,其受关注度已溢出了上海。对于“网友争论”,你的看法是
A.值得提倡,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的权利
B.应该禁止,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C.允许存在,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D.不应禁止,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认为,最好的公民文化未必就是公民参与积极性最高的文化,而是在“参与意识"和“服从意识"之间的一种平衡。这给我们的启迪是
A.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的B.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C.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个人和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家有关部门确立“把矛盾化解在当地"的新思路,对各省市不再搞全国范围的信访排名、通报。我国信访制度的这一重大变革,有利于维护公民的
A.民主管理权B.参政议政权C.民主决策权D.民主监督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来,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引发关注,此文针对网络上对星二代李某某案的围观进行委婉的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此文警示我们
A.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B.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
C.要理性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D.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