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2009年又是一个网络监督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2009年又是一个网络监督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2009年又是一个网络监督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成现实监督的平台。网络监督的积极意义日益凸显。但不可否认,滥用监督权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网民通过网络散步谣言,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公民运用互联网实行民主监督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民应如何运用互联网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不正之风;②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③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④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2)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举一反三
“干部用的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的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这种制度: [     ]
A.表明了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表明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权利
C.扩大了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的监督,依法行政
D.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权利
题型:0117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今年“两会”期间,网络媒体开通了“我有问题总理”、“我向总理献一策”等栏目,上百万网民踊跃参与,各种提问和建言多达数万条。网络民意表达是[     ]
①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②公民民主意识增强的重要表现 ③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 ④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型:0117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6月22日,检察机关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09”正式开通的第一天便持续“火爆”;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网站“www.12309.gov.cn”当天也因访问量过大而出现瘫痪。假如你以我国检察院启用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为背景,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时政论坛里发言论述这一事件的意义,应该选用的观点是[     ]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可以根除腐败,保证国家机关清正廉洁 ③有利于激发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为守望公共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有利于创新民主监督的新形式,促进社会民主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0118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被称为“中华第一刊” 的《半月谈》,是一本“以"谈"取胜,”,“代表官方、不打官腔”,一头担着中央精神,一头担着百姓愿望的优秀刊物。该刊在扉页上公布新华网网址,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网民的留言:
留言一:“如果"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老百姓就觉得GDP增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与老百姓实惠挂钩的GDP增长才是能够持久的增长。”
留言二:“网络管理方面,政府已出台很多制度、政策,但哪一个真正落实了?”
留言三:“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花的吗?”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广大网民上网留言质问、批评政府属于行使什么权利?采用何种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大网民上网留言质问、批评政府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8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以“网络反腐”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收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官方网络举报 最早出现在2003年。那一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建立网络举报平台,而2005年12月2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首次公布了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的网址(www.jubao.gov.cn)。这标志着,网上举报 正式纳入了官方权威反腐渠道。网络反腐在信息时代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因消费
1500元一条的“九五至尊”烟而被网络曝光,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不仅丢了乌纱帽,还被法院判决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中央纪检委书记贺国强指出,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性监督形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同时,网络工作平台存在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一个个沸沸扬扬的网络“热点”不断引发争议,这到底是“网络监督”还是“网络暴力”到底是“网络民意”还是“网络炒作”,“网络自由”的底线在哪里,值得我们深思。
(1)“网络反腐”属于公民的哪种监督方式?这种监督方式的优点是什么?公民通过网络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公民如何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