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光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光射到破材料上可以产生电流并直接发电,这种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被称之为“光伏产业”。根据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光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光射到破材料上可以产生电流并直接发电,这种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被称之为“光伏产业”。根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光射到破材料上可以产生电流并直接发电,这种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被称之为“光伏产业”。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以上。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光明工程”、“送电到乡”、“送电到村”等工程的带动下,在强大的信贷、财政孙贴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我国光伏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世界市场,并稳居世界头把交椅。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掩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建或拟建的光伏产业园大概有100家,全国600个城市中,约一半的城市计划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品,如太阳能电池,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2012年美国商务部要求海关对部分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欧盟也展开了对中国的主要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7分)
(2)有专家指出,政府应当在光伏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并具体阐释政府在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作为。(12分)
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3)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简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过程。(7分)
答案

(1)优势: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有强大的外力(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撑。(2分)
问题: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受经济的增速影响大;较多地依赖财政、信贷等宏观调控政策。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扩张的倾向;缺少核心技术;过分依赖海外市场;受制于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等问题。(答出5点即可得5分)
(2)在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促进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政府的应尽职责。(4分)政府应当认真研究市场运行的规律,做到科学民主决策。(2分)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分)政府应合理运用财税政策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为光伏产业发展搭建信息沟通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有序发展。(2分)政府还可以通过引导公众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促进形成节约环保的社会风尚,进而启动光伏产品的国内消费市场。(2分)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又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党在不同时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推动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4分)总之,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需要学生通过仔细分析材料及设问来寻找答题的思路。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此类问题的回答一般要从成绩、不足(或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说明。材料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说明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题中材料“在强大的信贷、财政孙贴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拉动下”表明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较大;题中材料“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以及“美国商务部及欧盟对中国的主要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表明中国光伏产业缺少核心技术,过分依赖海外市场,受制于发达国家。
(2)本题要求学生说明政府在光伏产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看清“政府”这一主体,需要学生回忆书本中关于政府的有关知识;学生回答政府在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可从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职能(引导公众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光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角度展开说明。
(3)本题要求学生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简要说明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过程。学生应该知道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需要经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复杂过程。本题材料中的“两手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等正体现了这一点。
举一反三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上海人陆士瑕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cc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以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材料二 2012年1 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逐步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1)用意识能动性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4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2分)
(3)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更好履行文化职能,请给政府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
材料一 山东省八五以来对环境领域投资情况和环境污染与GDP增长关系图

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A点,离拐点还有一定距离。
材料二 “美丽山东”首次写进201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加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依法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行为。从而让齐鲁大地更加美丽,生态山东造福人民。
材料三 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努力建设美丽山东,实现经济文化的永续发展。
(1)材料一(含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3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怎样才能让“齐鲁大地更加美丽,生态山东造福人民。”(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美丽山东”政府应承担的责任。(8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道理。(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工商部门将在全国组织开展重点针对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领域的霸王条款的整治行动。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积极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②积极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④审慎用权,努力做到执政为民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必须慎重决策。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证政府决策科学、合理的是
A.选举少数精英参与表决,防止社会干扰
B.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构
C.让全体公民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参与决策过程
D.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保证决策的贯彻实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2 6日,“神舟十号”顺利返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天地往返”任务圆满完成,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两弹一星”和载入航天精神不断攻坚克难的结果,每次成功发射是研制人员对数万计的环节进行“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结果。
目前我国已选择2000多项航天技术运用于小到百姓餐桌大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年产生1200多亿元的效益。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航天精神,将激发更多中华儿女的正能量,使中国梦早日成真。
(1)意识的作用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政治生活》,阐述“神十”发射成功的政治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实现中国梦?(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