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

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的核安全观: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第二,权利和义务并重,在强调各国履行有关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要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核安全政策和举措的权利。第三,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第四,治标和治本并重,加强防扩散出口控制,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积极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知识,阐明我国提出核安全观的依据。(12分)
答案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核安全观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3分)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外交目标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3分)
③尊重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核安全政策,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与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3分)
④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符合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我国提出的核安全观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政策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我国提出的核安全观,遵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准则等。
举一反三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任何国家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拥有
A.管辖权B.自卫权C.独立权D.平等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对包括西沙、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就中国与菲律宾在中国黄岩岛海域对峙事件,中国政府表示,菲律宾所谓的“执法”行为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上述材料表明
①走和平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②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2014年5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埃塞俄比亚和非盟总部、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尼日利亚举行的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全会。李克强指出,共同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中非应该增强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加强合作论坛建设,努力开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支持非洲和平、稳定、发展、团结的决心不会改变,永远做非洲人民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李克强表示,今后3年,中国政府将采取措施,在5个重点领域支持非洲和平与发展事业,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材料二 第四次亚信峰会于2014年5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峰会主题为“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 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讲到,应该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否则,就会像哈萨克斯坦谚语说的那样,“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安全应该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安全应该是包容的。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并照顾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李克强的上述讲话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12分)
(2)运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亚洲各国应如何为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回顾了中国工程科技取得的成就:载人航天、落月探测、蛟龙深潜、北斗导航、高铁飞驰……,并自豪地说:“工程科技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促进民生改善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这表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A.人的素质的竞争
B.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C.科学技术的竞争
D.经济的竞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