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5日是雷锋学习日。跨越50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长期以来,某校坚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助

每年的3月5日是雷锋学习日。跨越50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长期以来,某校坚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每年的3月5日是雷锋学习日。跨越50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长期以来,某校坚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是使之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公德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这说明文化(   )
①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只有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①说法错误;开展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②④说法正确;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
举一反三
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提出了“童年消逝”的预警:他担心“18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始终是童年的劲敌”,认为“童年的消逝”和“成人化的儿童”是电子信息环境惹的祸。电子文化使得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这表明(   )
A.文化是人创造的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人们的观念有不同层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传统风习,是在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作风,是社会道德在家庭中的反映。中华民族历重视家风建设,形成了艰苦朴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克己奉公等良好家庭风尚,哺育了无数优秀儿女,使中国的家庭文明为全人类的精神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表明,重视家风建设
①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
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③必须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必须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8月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它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②它必定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③它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它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亘古不变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22分)
材料一 近年来,在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某省一方面坚持依靠群众,大力支持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批文化品牌叫响全国,提高了该省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对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
材料二 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的道理。(8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8分)
(3)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我国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的光彩来自你的风采”“不同的酷,相同的裤”,广告文化、旅游文化、短信文化、网络文化等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   )
A.人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