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日清晨,15万多名各族各界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新中国61岁华诞。6时10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晨曦中,鲜艳的五星红

2010年10月1日清晨,15万多名各族各界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新中国61岁华诞。6时10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晨曦中,鲜艳的五星红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来源:
2010年10月1日清晨,15万多名各族各界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庆祝新中国61岁华诞。6时10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晨曦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人们的注视中冉冉升起。象征吉祥幸福的万羽和平鸽从金水桥东西两侧同时放飞,在广场上空划出道道美丽的弧线,将各族儿女对祖国母亲最美好的祝福写满蓝天。材料表明[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③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④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举一反三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青海省玉树地震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地震中的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文化活动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简单重现南京大屠***这段历史,而是力图通过这段历史让人思考不同的人对待战争、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这样的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