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海上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海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
东海起航线: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前1112年,周武王就派遣箕子到朝鲜传授田蚕织作技术。箕子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海港出发,走水路抵达朝鲜,把中国的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通过黄海最先传到了朝鲜。公元前三世纪,江浙一带的吴地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至日本,传授蚕织和缝制吴服的技艺。隋唐时期,日本使节和僧侣往来中国频繁,他们仿制彩色锦、绫、夹缬等,至今仍沿用中国唐代的名称。宋代有很多的中国丝绸被运往日本,元代政府设置市舶司向日本出口丝绸,明代日本从中国输入的生丝、绢、缎、金锦等不计其数。
南海起航线: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由于中国丝绸对世界各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欧洲各国都派使节到中国通好,进行贸易交换,中国丝绸通过缅甸传到欧洲的大秦(罗马)。唐宋两代,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12分)
(2)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3)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4分)
答案
(1)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上的交流合作必然带来文化交流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3分)②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外商业贸易的发展,商船的行进和人员的往来也促进了文化交流(3分);③“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将中国的商品、技术传入国外,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中国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3分);④ “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了中外商品、技术的交流与借鉴,促进了中外文化在交流中发展(3分)。
(2)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各国使者、商人、传教士等人的来往造就了这条著名的“国路”,而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4分)。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体现(4分)。
(3)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离不开经济、交通和科技等物质条件的支持;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开展交往活动的结果;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不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都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答对其中任意两点的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以“海水丝绸之路”的开辟、形成和发展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的意义等方面组织答案。
(2)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对唯物辩证法联系的相关原理要熟练掌握和理解。“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理解回答。
(3)海水丝绸之路的开辟所体现的实践的特点,学生首先要对实践的特点熟练掌握和理解,并能结合材料内容对应分析每个特点。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上分析。
举一反三
(20分)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派出几十路记者“新春走基层”,在各地进行“家风是什么”海采。节目播出后,引发人们对家风的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例如,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在治家与治军实践中概括了“八本八宝"的曾氏家训。所谓“八本”,就是“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所谓“八宝”,就是“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本八宝”的曾氏家训,即便放在今天,对提高个人素质和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结合材料,分析中央电视台进行“家风”海采,引发人们热议家风的文化意义。(8分)并为弘扬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提出两条建议。(4分)
(2)运用社会意识的知识说明“八本八宝”的曾氏家训放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韩剧已成为韩国旅游的一大卖点,旅游产品有很多韩剧相关的景点,比如小法兰西村,本只是韩国首尔的一个普通景点,如今因为热播剧《来自星星的你》在此取景而爆火,成为旅游公司力推的线路卖点。这启示我们
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原始象形文字——东巴文字。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纳西人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它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中产生的
③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它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卫视强力打造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于2012年7月13日正式在浙江卫视播出。该节目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   )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化创造性产业是“发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能够通过应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并将广告业、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和录像、交互式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和计算机游戏、电视和广播等纳入其中。“文化创造性产业”是“全球语境中的新生事物”。它“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是保卫中国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目前,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回答下题。
小题1:各国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因为(  )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文化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小题2: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  ②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政治的推动作用  
③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决定作用 ④发掘文化市场潜力,弘扬、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