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纲要》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纲要》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

题型:天津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纲要》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明《纲要》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的辩证法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发展教育,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政治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殊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③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举一反三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中央做出的战略性决策。从文化知识的角度讲,国家提出这个战略性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在当代,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③有利于扶植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题型:湖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这也证明,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国文化产业已积蓄了发展的能量。与早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同,今天的文化早已不再是招商引资的一个媒介,不再是服务于经济的配角,不再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是真正登台唱主角了。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社会对于文化的思考在走向深入,也折射了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巨大进步。
材料二: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主持学习时强调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他还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1)有人认为“只有如实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认识才是科学的”。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创新对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决抵制文化生活中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的道理,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相约在百花盛开的西湖,相聚在充满激情的西溪湿地”,2011年首届中国杭州西溪花朝节将于2011年4月9日在西溪湿地举办,届时可吸引百万游客观赏,带动西溪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我国的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
C、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D、我国必须坚持以文化发展为中心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0年,中国现代化处在攸关未来的路口。“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包容性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德国、美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

注1:2010年,日本第二季度GDP约为1.28万亿美元,略低于中国的1.33万亿美元,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上半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1.2%,GDP同比增长11.1%,以此测算,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注2: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又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8年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总和。2009年,中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材料二:2010年2月1日—2月7日,在杭州市两会召开期间,很多代表、委员都放弃乘坐小轿车,而是骑自行车来开会。号召“大家记录自己的‘减碳日记’,有意识去影响周围人”,从而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树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理念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人口文化素质是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一个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往往反映着该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程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一个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与该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