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5日,杨振宁、莫言、范曾三位大师与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活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小题1: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先生一贯倡导“回归古典,

2013年5月15日,杨振宁、莫言、范曾三位大师与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活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小题1: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先生一贯倡导“回归古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3年5月15日,杨振宁、莫言、范曾三位大师与青年学生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活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先生一贯倡导“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在他笔下的人物从古代先哲大儒到野牧村童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守望祖国传统文化、关怀社稷民生的胸怀。这启示我们
①全面继承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到新的水平
②中华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③只有继承优秀中华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
④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莫言在谈到创作过程时说:“从马尔克斯文学里面得到很多的滋养,他是没见面的大师。”莫言说自己曾学过马尔克斯,但在创作生涯中,也不断消化吸收并尝试自己的想法。莫言的创作体会启示我们
A.不同国家作家的审美观相同
B.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C.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③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范曾守望祖国传统文化、关怀社稷民生,说明只有继承优秀中华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同时说明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故入选。①选项观点错误,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全面继承,故排除。②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强调中华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故排除。
小题2: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不同国家作家的审美观不相同,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强调文化交流所带来的影响,而是强调如何正对对待外来文化,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莫言强调在创作生涯中,不断消化吸收并尝试自己的想法,说明对待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文化竞争,故排除。
举一反三
塑料技术诞生106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圆满落幕,但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的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下面是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时间
国家
城市
主题
2000年
德国
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年
日本
爱知县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10年
中国
上海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其主体既是汉字“心”、也是英文字母“V”、又是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与世博会会徽“世”异曲同工,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历届世博会主题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确立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同名佛教故事创作的舞剧《千手观音》,讲述了我国古代的代国公主舍身救父,最终化作“千手观音”的传说,表现了中华民族长期秉承的和谐仁爱、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目前,该舞剧公演了上百场,以其感人的叙事和宏大的舞台效果,令海内外观众为之折服。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
④文化创新应根据时代需要重新解读传统文化
A.①③  B.②③C.①②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期以来,偏重历史和文化题材的中国纪录片虽然满足了“精英人士”对专业性的需求,却忽视了普通观众对“通俗易懂”的渴望,造成中国纪录片被打上“小众标签”的尴尬局面,成为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障碍。中国纪录片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有赖于
①消除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跨越文化障碍
②摒弃专业性,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记录片的叙事技巧和制作工艺
④加强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国际化理念的高水平创作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湖北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培育和提高文化软实力。2008年以来,湖北省大力推进文化精品名牌建设,成功培育出《楚天都市报》、《特别关注》等“十大百万报刊”品牌,满足了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以办好“荆楚风·中俄情——湖北文化走进俄罗斯”活动为契机,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进一步提升荆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推进文化与教育、科技、旅游和城乡建设融合,发掘传承湖北黄梅戏、武汉杂技、湖北大鼓、湖北京剧等传统曲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培养造就一批懂文化、精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快构筑文化产业发展人才保障体系。
请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湖北省是如何培育提高文化软实力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