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收入差距扩大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针对这个客观事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的发展目标,并且提出了很多改革措施。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的哲学依据(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工程,导致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的产生,产生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的专利成果,这些专利成果应用到当时美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探月工程,人类还可以在地球以外空间发展产品和工业。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需求的日益加大,如许多空间微重力科学研究条件、特殊生物制品的大量生产等都需要在一个像月球那样庞大的“太空实验室”进行与完成。另外,月球被称为“人类未来能源的仓库”等等这些是人类探月计划的动力和目的所在。
材料二:中国的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样返回。一期“绕”,其主要目标是开展月球表面的全球性和综合性环绕探测;二期“落”,主要进行探测器月面软着陆,实现月面就位探测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主要由“嫦娥二号”卫星和“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三期“回”,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样品的无人采样返回地球,在地面开展科学研究。这三期工程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前一期工程是后一期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
(2)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的观点(  )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③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④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精辟的阐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运用所学有关哲学常识,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8分)
(2)、材料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道理(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12 分)苍茫广袤得青藏高原,神秘辽阔得东亚腹地,唐蕃古道,历史上一直在尝试打通高原与内陆得道路。然而,进藏却是一条无比艰险得天路,它的路标就是荒野中连绵延伸的白骨。今天,数万名铁路建设者开进雪域高原,毅然建造起了“可与长城媲美”的人类历史上得伟大工程-------青藏铁路。
材料二  2009年12跃15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将率先动工。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得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 港珠澳大桥建成厚,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抗击八级地震。
请用唯物论和辩证法得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