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跨省河流一直存在着省域之间怎样共同预防和治理污染以保持共同发展的难题。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浙江、安徽两省围绕新安江的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多年酝酿和

材料一 跨省河流一直存在着省域之间怎样共同预防和治理污染以保持共同发展的难题。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浙江、安徽两省围绕新安江的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多年酝酿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跨省河流一直存在着省域之间怎样共同预防和治理污染以保持共同发展的难题。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浙江、安徽两省围绕新安江的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多年酝酿和尝试,为全国跨省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材料二 浙皖两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新安江现状和两省的实际需求签订了水源保护协议,确定了双方需要达到的水源标准,如果安徽省做到了,浙江省就给予奖励,反之亦然。“新安江模式”坚持“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在妥协中谋求共赢,为浙皖两省科学发展、造福后代奠定了基础。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新安江模式”给我国生态治理带来的启示。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我国生态治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国的生态治理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国生态治理要按规律办事,坚持科学发展。
解析
本题属于“启示类”题目。回答时,要注意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论”。从“新安江模式”看,浙皖两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启示我们要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根据新安江现状和两省的实际需求签订了水源保护协议,确定水源标准,启示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态治理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启示我们要按规律办事。
举一反三
《兔子与鸟的对话》中,兔子的话(我是兔子你是鸟,这就是我只能呆在地上的原因)蕴含的哲理是(  )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②发展是普遍的前进的上升的
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
④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襄邑道中》有一句诗“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下列与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
①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北京雾霾日数多达26天,仅有5天不是雾霾日。不少市民有这样的疑问:雾霾持续几天,气象台为何不一步到位发布最高级别的预警,让市民提前做好预防?而气象台则表示:天气变化太快,气象台只能根据变化着的情况不断调整预警信号。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人们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惯性的作用下,从运动着的公交车上下车极易摔倒。所以人们等公交车靠站停稳后下车。材料告诉我们(      )
A.可以改变条件消灭客观规律B.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C.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D.规律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安徽财政持续大力支持美好乡村建设。从2013年开始,安徽将全省分为五大片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布点规划要先行。目标设定要量力而行,不能落空。基本情况要细致掌握,不能盲目。既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也不能急于求成,要看远顾近,从投资少、见效快的“脏”、“乱”、“差”治理开始。
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