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科学家在地球内部深处发现奇特的反物质粒子。这些反物质粒子叫做“反中微子”,被认为是地球放射性衰变的产物,是由与正常物质的属性相反的反物质构成的。

2010年6月,科学家在地球内部深处发现奇特的反物质粒子。这些反物质粒子叫做“反中微子”,被认为是地球放射性衰变的产物,是由与正常物质的属性相反的反物质构成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0年6月,科学家在地球内部深处发现奇特的反物质粒子。这些反物质粒子叫做“反中微子”,被认为是地球放射性衰变的产物,是由与正常物质的属性相反的反物质构成的。从哲学上看,这一发现表明(   )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物质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性。A、C的说法是错误的,B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反物质粒子的出现正说明了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举一反三
材料中的物质与反物质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  )
①都是世界的本原
②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③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水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用水
②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受惩罚
④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A.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能源和资源的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却很低。例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40%、50%、17%;人均原油可采储量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89.8吨,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5%、4.5%、5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谈谈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正确性。(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规律与现象的联系在于(  )
①规律比现象深刻,而现象比规律丰富 
②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于事物的内部 
③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④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的辩证法依据是:(    )
A.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实践决定认识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