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而今,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A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而今,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而今,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
A.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B.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C.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D.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①生产关系 ②万有引力规律 ③抗震救灾精神 ④科学发展观
⑤神舟七号 ⑥电场、磁场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27日“华南虎”案中的周正龙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11月周正龙上诉又被释放。“华南虎”照片是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对假虎 照进行调查处理,是因为它:
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B.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D.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惊世界,许多人发问,这么大的地震为何没能预报?目前,对地震的准确预报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是因为: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C.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开口:“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可见,慧能认为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人的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27-28题。
2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28.“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诡辩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