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2009至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2009至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脑运行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2009至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的散热问题,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大突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完全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
(1)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材料二 3D打印机是“万能万物”制造机。神奇的3D打印技术原理很简单,先是设计目标物,之后将设计的标准文件格式导出并传送给一台3D打印机,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至于想打印什么,就靠创意和想法。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为用户定制助听器,复制建筑模型,制造人体组织、艺术品,用食材打印饼干等,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2)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有人说,这是意识的作用,你是如何认识的。(12分)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4分)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及研究中采用了分子束外延等先进方法以及生长的新材料为最终实现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提供了条件。(4分)③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解决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巨大的进步,也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4分)
(2)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2分)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能按照规律在思维中进行创造。(3分)
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2分)意识对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能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人能够创造打印技术,打印各种产品。(3分)
③只有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表现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回忆教材中关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方向。题中材料“人们在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体现了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发展;题中材料“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及研究中采用了分子束外延等先进方法以及生长的新材料为最终实现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提供了条件”,体现了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题中材料“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解决了电脑散热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巨大的进步”,体现了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有人说,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这是意识的作用”这一观点。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设问中的观点,本题设问中“有人认为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汽车配件、打造航模等,这是意识的作用”这一观点只强调了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客观物质条件和社会实践的作用,是不科学的。解答本题学生既要从意识的特征等方面入手,肯定意识的作用;也要从客观物质条件及社会实践方面说明仅从意识方面考虑是不科学的。
举一反三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虽然我们没有作者特定的亡国之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李煜的《虞美人》,因为每个人也可以把自己的忧愁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从哲学上看,材料表明人们能够欣赏特定背景下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原因是
①认识的过程是无限变化的            ②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③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漫画蕴含的哲学立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来决定的
③ 人们的认识活动总会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
④ 发挥主观因素的调适功能对人们实践活动有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该标识简洁明了:主造型既像一个汉语书法的“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空而起的火箭,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结构优美、寓意深刻。这说明
A.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B.意识来源于创作家的创新创意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客观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画鬼从何取材”告诉我们

①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①④ 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好声音》爆红的原因之一,是成功引进了荷兰优秀节目“The Voice”的模式,并将其与中国人重感情和家庭的特点相结合,巧妙讲述歌手的故事和情感,点燃了中国老百姓每个人心中的音乐梦想。从哲学角度看,这一做法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③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