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2010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加快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哲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政府应怎样关注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教育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和政府根据我国民生现状和社会建设的实际,提出加快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②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为此党和政府提出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最高标准、关注民生,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2)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改革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③再分配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④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信用体系建设。⑤加强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利益。⑥扩大就业,完善劳动合同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⑧加快新农村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③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发展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⑤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举一反三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说明[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④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2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意味风险,也砥砺民族精神。这句话说明[     ]
①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客观的
②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漫画《翻拍》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符合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道理
B、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符合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违背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道理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特区在未来继续发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精神寄予厚望。之所以强调这种精神,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
①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整体离不开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0年11月1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再接再厉共促发展》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我们要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成员国主导原则,充分考虑各国不同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理解并尊重各国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政策的自主权。加强各国中长期政策协调、促进各国经济优势互补和互惠增长。
材料二: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平衡发展。我们应该建立更平等、更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相互协调;重视二十国集团宏观经济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外溢效应,着力推动南北合作,拓展利益交汇点,树立以发展促增长、以合作抗风险的新发展理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早日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促进各国经济优势互补和互惠增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实践的社会历史性,说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举行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说明建立更平等、更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