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先生曾在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这是因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钱学森先生曾在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上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没有什么认识是最终的是因为认识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人的认识也要随着认识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②符合题意;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因此客观条件改变了,真理的内容也得改变,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不会有最终认识的存在,①符合题意;实践才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③错误;认识是前进的上升的,④错误。答案选A。 |
举一反三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获得真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
(12分)A地现有100万亩竹林,该地采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生态修复等手段,注重生态保护,开展科学的竹林经营。 穿·竹——用高科技手段,采用一系列复杂工艺提炼竹纤维,经过纺丝制成棉状的新型纺织纤维,抗紫外线能力是棉类服装的400多倍。 喝·竹——从竹叶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竹叶黄酮是食品行业和保健品行业的一大“宝”。 游·竹——大竹海年迎游客500万,旅游收入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快速递增。 A地生产的竹产品涉及板材、竹纤维、工艺产品、医药食品等七大系列3 000余个品种。一支成品竹的原始价值15元,经过深加工,能产生60多元的附加值。竹产业总值达到108亿元,GDP(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30%,竹产业为本地居民年平均增收6000余元。 A地是怎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好“一根翠竹”功课的? |
(16分)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轨飞行十五天左右,其中停留“天宫一号”十二天。6月13日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6月26日顺利回归地球。“神舟十号”的载人航天飞行将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 材料二:从1999年到2013年,神舟系列的十艘飞船在人类太空中留下了十个扎实的脚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宇宙探索过程
| 发射目的
| “神舟一号”
| 样品:考核运载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验证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 “神舟二号”
| 成型:在飞船上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各项实验
| “神舟三号”
| 载人:搭载模拟人
| “神舟四号”
| 低温:验证低温对发射的影响,解决前三次发射中发现的有毒气体超标、太空辐射问题
| “神舟五号”
| 圆梦:载人飞行,对前四次飞行获得的数据进行验证
| “神舟六号”
| 筋斗:进行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 “神舟七号”
| 出舱:进行出舱活动实验,掌握出舱技术
| “神舟八号”
| 天吻:进行交会对接实验
| “神舟九号”
| 人控对接:实现人控交会对接,实现“四个首次”
| “神舟十号”
| 天空授课:进行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进行短暂的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
|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宇宙探索历程。 |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蕴涵的哲理是A.规律是客观,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 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 D.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
|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将大量泥沙带到中、下游,使中、下游河床淤积严重。但近年来,一些根雕艺人发现,在黄河中、下游的河道中,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具有独特的形状,经加工,成为颇具欣赏价值的根雕作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人们利用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雕成具有艺术价值的根雕作品,其前提是A.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 B.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 C.掌握根雕的技术 | D.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物的变化规律 | 小题2:人们能够利用被泥沙覆盖、浸蚀的树木,做成具有艺术价值的根雕作品,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 B.意识依赖于物质 | C.意识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D.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