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潲水油”是从俗称“潲水”的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的餐厨废弃物中提炼而成的,食用后必然对人体有害。然而目前对“潲水油”的具体危害缺乏明确说法,没有明确的检测

“潲水油”是从俗称“潲水”的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的餐厨废弃物中提炼而成的,食用后必然对人体有害。然而目前对“潲水油”的具体危害缺乏明确说法,没有明确的检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潲水油”是从俗称“潲水”的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的餐厨废弃物中提炼而成的,食用后必然对人体有害。然而目前对“潲水油”的具体危害缺乏明确说法,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亟待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这表明
A.规律是客观的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题干说目前对“潲水油”的具体危害缺乏明确说法,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亟待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说明认识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即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D观点符合题意,A、C观点材料中没有体现,B观点错误,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是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故答案应选D。
点评: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认识的主体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客体的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因此,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客体)即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认识的主体即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无限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我们既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又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难度适中。
举一反三
下列观点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是
A.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凹曲面及球形凸面上,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并不等于180°。这说明
A.真理向前一步就会变成谬误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真理是难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D.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地震、海啸等监测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灾害的快速反映能力,但目前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的预测。这说明 
A.地震发生没有规律可循
B.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
C.人们的认识能力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D.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飞行成功。天宫一号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夸父计划”拟定在2012年进行发射,2013年则计划独立开展火星探测,2020年还计划建立有人值守太空站。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活动日益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会不断深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