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于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中的焦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改革使效率大幅提

如何处理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于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中的焦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改革使效率大幅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何处理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于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中的焦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改革使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公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党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党的十五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党的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体现了有关认识的哪些道理。(12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4分)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到十七大、十八大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的深化,说明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分)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不断地向前发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限定性体现类主观题,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读。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明确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即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且能准确区分,其次要将这几个原理与材料信息比对,进而确定知识要点。
点评: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举一反三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动力来自实践
B.认识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
D.认识不能停滞,而应不断发展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着眼点是用新的思路实现更好的发展。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   )
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3月31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来临。“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客观物质性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这句话没有错: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其营养价值越高,味道越好,颜色越诱人;长期放置,其色香味形等会变差。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上述情况说明
A.真理具有普遍性B.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