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3名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3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助了挽救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分析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8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三位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2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针对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通过科学实验,在原子水平上了解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扫清了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4分)(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通过科学实验,开发出新的抗生素,帮助挽救了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2分)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通过仔细审读材料,不难找出答案。
举一反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
A.诗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C.诗人的认识受到他自己的心理感情的影响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由客观存在决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是17.9%,如今这一数据已达到46.6%,有6亿多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必然归宿。但是,我国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交通、污染、治安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凸显。人们意识到,城市化不仅表现在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还应当体现在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的改善上,城市的“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人们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些困惑和思考。和以往对城市的向往不同,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去郊区生活。
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理解我国的城市化进程?(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2011年9月1日起到10月16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广泛征集市民的建议,为2012年拟办实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  )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认识的主体是政府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
A.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
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
D.实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2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