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愤怒

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愤怒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愤怒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首次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
B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中,由实践来检验
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D追求真理也是为了创造价值
答案
BCD
解析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在相一致的哲学范畴,价值就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两大目标。追求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基础,实现价值是追求真理的目的,二者统一于人类实践中,并且都要由实践来检验。但是,真理和价值并不总是一致的,如题干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举一反三
人们曾经以为月球的暗区是海、洋、湖泊,而现在人们知道了那里连一滴水都没有,那些暗区实际上是一些面积不大的平原和低地。由此可见
A.真理总包含着谬误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认识本身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D.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六年来,从应对非典、禽流感、台风、矿难、雪灾和地震的挑战,我国公共危机应急体系由创建到发展,在一次次考验中得到磨炼,在一次次教训总结中不断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聪明的民族,在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是客观对象显现自身的过程   
③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推动认识的发展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哲理就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要爱护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没有止境,这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A.历史性B.物质性C.社会性D.能动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7月16日,世界运动会在台湾高雄正式开幕。世界运动会除了每个场馆需要详实准确的气象信息外,其他一些重大活动也在要求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确。这说明了
A.只要人类需要就一定能达到目的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