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 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 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 年3 月10 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结合材料,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
答案
(1)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孟子到唐太宗再到谭嗣同对民本思想的演变,直至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2)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从“民贵君轻”到“君存百姓”再到“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3)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人为本”就是对民本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
举一反三
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通过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能力等措施,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
[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C.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能起指导作用 D.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1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 ] |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
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遍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人们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化学工作者研制出多种新型***虫剂,代替了DDT农药。近几年研究发现,在室内正确和及时地喷洒DDT,可将疟疾发病率降低90%。南非重新启用DDT之后,已使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解除对DDT的禁令,允许部分地区重新使用这种***虫剂。 从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 |
“嫦娥二号”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自主研发而成,与其姐妹星“嫦娥一号”相比,其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更高,以便获得更加清晰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这表明 |
[ ] |
①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④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
面对我国频频发生的地震灾害,2009年4月22日,被称为中国“入地”计划的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正式拉开序幕。这一研究将通过地球深部探测,全面提升我国自然灾害预测和深部资源勘察等技术,这将极大推动我国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明我国开展地球深部探测与实践研究的哲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