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备受关注的“两会”在北京开幕。伴随着“两会”的召开,“民生”一词又升温为媒体报端、街谈巷议的热点词、关键词。这体现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

2012年3月5日,备受关注的“两会”在北京开幕。伴随着“两会”的召开,“民生”一词又升温为媒体报端、街谈巷议的热点词、关键词。这体现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12年3月5日,备受关注的“两会”在北京开幕。伴随着“两会”的召开,“民生”一词又升温为媒体报端、街谈巷议的热点词、关键词。这体现了(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题中““民生”一词又升温为媒体报端、街谈巷议的热点词、关键词。说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故本题选B项。A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点评: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经常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理解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和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体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的材料有:随着经济、政治、科技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等的出现。体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材料有:增强社会的信用意识、发挥抗震救灾精神、航天精神等各种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举一反三
在人们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中,恩格斯认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而李泽厚则认为:“历史向来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以上两个观点
①都看到社会历史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发展的
②都认为进步和灾难相互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都承认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都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性,与人民群众的努力无关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管子》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主张先使民“富之”,然后才能“教之”。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生产活动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良好的社会道德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
④经济因素在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上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据此回答题。
小题1:强调当干部要“洗头”,是因为(   )
①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②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③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    ④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④
小题2:强调干部要“洗脚”,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一切真知来源于社会实践
③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2年6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 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
材料二 2012年5月,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6分)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这体现了(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B.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变化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社会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