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生活只能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据此完成24~25题。24.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人类进

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生活只能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据此完成24~25题。24.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人类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生活只能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据此完成24~25题。
24.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人类进行活动,除需要物质资源外,还需要精神资源 ②理想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③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5.上述材料强调精神、理想和信念(  )
A.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三者之间互相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C.三者之间密不可分,共同决定了社会的进步
D.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答案
24.B 25.A
解析
第24题,②的表述是错误的,崇高的理想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④强调的是物质的决定作用,而题干强调的是意识即理想的作用。故只能选①③。第25题,精神、理想、信念都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三者是同一个层次的意识,不存在相互作用的问题,并且也不是所有的理想、信念都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科学的理想、崇高的信念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故B、D两项不能选;理想、信念属于社会意识,不能决定社会的进步,故C项不选。
举一反三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点上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98页)。上述观点表明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表明的是
A.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D.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他重申:“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D.物质资料生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河南日报》报道,河南洛宁县县委原有的办公楼在2004年作为危房被拆除了,至今再没有修建。现在,堂堂的县委机关就在县城的各个角落租房办公,县委的牌子都没处挂。该县县委书记认为,洛宁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而且都比建办公楼要紧得多,应把钱用在群众最急需的地方。从哲学角度看,洛宁县县委的做法坚持了
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把个人、集体、社会的统一作为价值选择的标准③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