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身先士卒,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今天,从汶川到玉树,从北京奥运会到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身先士卒,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今天,从汶川到玉树,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甚至于社区服务中,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在不断付出中也体验了快乐,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获得了赞赏,成为社会文明风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新时期志愿者行为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培育文明风尚应立足于弘扬传统美德,重在志愿者行动。”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志愿者为他人付出真情、担当责任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新时期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培育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新特征。③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志愿者既服务了社会,又体验了快乐、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获得了赞赏,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④人生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要学习志愿者行为,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积极的贡献。 (2)①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培育文明风尚的宝贵资源。②培育文明风尚应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和汲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③培育文明风尚是亿万人民群众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志愿者行为只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身培育文明风尚的伟大实践,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由新华社发起、全国多家网站与地方都市报、手机报共同参与的“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通过网络、平面媒体、移动媒体的结合,让虚拟世界中的人物走入现实。参加此次评选的候选人,均由网络推荐,都是原本散布民间、默默无闻的草根英雄。网友的一次次“顶起”,让“小人物”广为人知。一个个平凡、坚韧、善良、敢于担当的“小人物”的不平凡事迹,透过媒体,牵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最敏感、最脆弱的东西——人性最本真的情与爱。 (1)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网络人物评选活动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毕业于某知名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小董,梦想成为一名大公司的时装设计师。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竞争压力,谋职中的小董屡屡碰壁。痛定思痛,2010年春,小董在朋友的建议下,结合自身特长,在淘宝上开办了服装定做小店“布衣不舍”。开始,他专门定制礼服、大衣,问津者甚寥。后来,他虚心学习营销学、心理学知识,并请教网上知名店家,决心打造特色小店。她从定制个性文化衫开始,逐步扩展到绣花、印字、烫画、定做学生班服、亲子装、情侣装、舞台装等多种定制业务。由于款式新颖、价格便宜、发货及时、售后完善,目前,小店在淘宝中已小有名气。回顾创业的经历,小董不无感慨:创业者有成功的一面,更有背后的艰辛。不要盲目选择,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把信念揉进每件小事,成功便增加一份坚实。 (2)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评析小董的创业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著名诗人、学者鲁藜在《泥土》中这样说“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这首诗歌蕴含的哲理是 |
[ ] |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B、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评价也不同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D、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合肥市在城市改造与建设中,重视对城区中心历史文化的保护。该市对“明教寺”、“逍遥津”、“包公墓园”、“李鸿章故居”等名胜古迹不是一刀切的拆除,而是实施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为主题的综合改造以构建和谐美好城市。该市这种处理方式的哲学依据是 |
[ ] |
①人们可以从客观事物的多样属性中获取新的价值观 ③无论怎样创新,价值观的转换都要符合事物本质属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城市改造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网络文学是指在网上发表并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继网络音乐、视频、游戏之后,网络文学已成为第四大网络娱乐类应用方式。这一新生事物引起了某校高三年级同学们的关注,他们通过上网、辩论、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网络文学,获取了相关信息。 【网络文学之认识】 网络文学作品题材广泛,同时具有互动性、原创性等特点,在满足受众个性需要的同时又以其巨大的利润空间刺激了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专家预言,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将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使其成为我国的新型支柱产业。 (1)结合材料分析网络文学发展的经济学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文学之思考】 网络文学形式以其简单快捷的特性,猛烈地冲击着通过立意、起草、修改、出版等程序,以较长周期完成的传统文学。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能推动文学的发展”。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文学之期待】 网络文学创作没有任何的门槛,作者的写作状态相当自由。这样可能会产生非常有思想的、犀利的、有独特表达和表现的好作品。但也会因为依靠点击率而谋利等原因,造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出现大量的文化垃圾。 (3)请你从价值观的角度对网络文学创作提几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5~2008年我国经济及国民收入分配情况
注:①2010年我国GDP达397983亿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 材料二:建国后,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为筹集资金,我国制定了低工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很大提高,但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需求不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把“藏富于民”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着力实现由“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材料三:“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强民富”。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2011年更加关注老百姓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我国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问题进行利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注重“民富”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藏富于民”政策取向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