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于2007年2月17日揭晓。获得“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的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

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于2007年2月17日揭晓。获得“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的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于2007年2月17日揭晓。获得“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荣誉称号的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 的河南工人谢延信;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 疾人李丽;坚守医德的医生陈晓兰;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着中国。
试用人生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8分)
答案
①集体主义是新时期人们应树立的正确价值取向。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体现了集体 主义的价值观。②“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批判了“人性自私论”。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 的影响。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以人民利益为重开展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④贡献与索取不可分。由于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而才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才获得此荣。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时,首先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为社会和他人作出了贡献……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和赞扬,获得了荣誉称号。然后从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进行评析。
举一反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材料反映出
A.实践是能动性活动
B.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方式
C.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7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陈荣书指出,要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促进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形成职工与企业既各尽所能、又各得其所的良好局面。既要各尽所能、又要各得其所是因为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人生的价值包括“贡献”和“索取”两个方面
C.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D.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8月17日,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厦门考察时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对事业有痴情,始终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B.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价值观
C.人们的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
D.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8月7日,民政部发布的全国自然灾害灾情公告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事件466次,发生频次远高于2006年同期,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受灾地区造成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认为,人类的活动导致极端天气频发。人类活动引发了气候恶化说明
A.价值观会误导人们的行为B.正确的价值观会推动事物的发展
C.错误的价值观将阻碍事物的发展D.价值观人人都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8月2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印度专程拜会了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称日本战犯“无罪”的印度法官拉达比诺德·帕尔的后人。安倍说,帕尔法官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表现出“高贵的勇气”,“至今赢得许多日本人的尊敬”。这表明
A.错误的价值观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人们的利益立足点
c.由于利益立足点不同,有的人可能会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与否,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