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理论的首先倡导者和鼻祖。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

材料一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理论的首先倡导者和鼻祖。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理论的首先倡导者和鼻祖。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务件(即生产成本绝对低)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世界的财富也会因此而增加。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完善了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果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进而获得比较利益。
材料二假如A、B两国都生产汽车和粮食。如果两国把全部资源(劳动)用于生产自己消费的汽车和粮食,A国生产一辆汽车用1万小时,生产一吨粮食需要500小时,B国生产一辆汽车需要9000小时,生产一吨粮食需要300小时。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各自的学说名称,并比较二者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以两位经济学家的学说指导A、B两国的贸易,你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斯密的观点是绝对成本学说,李嘉图的观点是比较成本学说。他们的不同点:斯密认为不同的国家各有各的绝对优势;李嘉图则认为各国不一定有自己的绝对优势,但只要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即可。他们的相同点:认为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各国要积极实行对外开放,且都认为对外开放能够增加利益。
(2)观点一:由于B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应该积极发展对A国的出口;A国应该生产其他对B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观点二:A国生产汽车具有比较优势,B国生产粮食具有比较优势,所以,A国专门生产汽车,B国专门生产粮食,然后双方交换都可以获益。
举一反三
在劳动价值论上,斯密和李嘉图的共同之处在于

[     ]

①认为商品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②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
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④价值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够买到的劳动量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型:010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们关注财富。与重商主义主张“民穷国富”不同,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主张“富国裕民”。
请简述亚当·斯密关于财富的含义与经济学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0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1)上述材料反映了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哪些基本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评析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他的资本,使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1)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评价斯密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顺差的对外贸易。他们认为要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使本国的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他们的理由是,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这一方面可以给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工资水平低,可以降低本国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斯密认为,国民财富是一国所生产的商品总量。他提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不同的目标: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斯密对财富的理解与重商主义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政策主张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