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经济学常识]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打破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保持了数十年的世界货物贸易“老大”地位,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

A.[经济学常识]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打破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保持了数十年的世界货物贸易“老大”地位,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经济学常识]
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打破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保持了数十年的世界货物贸易“老大”地位,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物贸易“一哥”。 
据统计,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等低附加值产品分别居第二、第三和第四位;其中,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同类商品进口总额的60.7%、69.7%和62.6%,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植物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其中的航空航天器出口增长50.9%;车辆及零附件出口增长46.4%。
(1)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 (6分)
(2)中美贸易的对比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有何启示? (6分)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代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复合制又包括联邦制和邦联制两种形式。
英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与美国的整体与组成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何区别?(6分)
(2)影响英美两国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共同因素有哪些?(6分)
答案

A(1)李嘉图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2分)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2分)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2分)
(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2分)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2分)独立自主,注意维护经济安全。(2分)
B. (1)英国的国家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美国的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2分)在英国,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在美国,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2分)英国各组成部分的权力由中央授予;美国的各组成部分的权力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并非由联邦所授予。(2分)
(2)英美两国选择国家结构形式,都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2分)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或: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所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2分)都必须反映、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A.[经济学常识]
(1)关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教材有明确表述,即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本题在能力上没有任何要求,就是要求学生熟练识记教材内容即可。
(2)根据题意,通过中美贸易的对比,可以看到中国对外贸易不足的地方,针对不足进行调整和加强,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独立自主,注意维护经济安全。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解读本题设问,英国与美国在整体与组成单位之间的关系的区别,其实就是美国和英国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关于二者关系的区别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即从英国美国地方在国家中的地位、英国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英国地方权力的来源比较两个国家的差异。
(2)解答本题要注意设问要求影响两国国家结构形式的共同因素,解答本题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客观因素两国的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观因素两国的国家结构行使要服务于本国的国家利益和本国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即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都必须反映、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举一反三
斯密认为,只要市场规模越大,其作用会发挥得越充分,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与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下列符合斯密这一主张的说法是
①要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   ②要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③市场交换决定着社会分工   ④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嘉图对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体现在
①承认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②认识到商品的交换价值并不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③认识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区别 
④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19世纪末之前,西欧是近代经济学成型和迅速成长的摇篮,出现了许多经济学家。其中,亚当·斯密被称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他的经济理论对今天仍有形响。
从《经济学常识》的角度,概述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与政府”的政策主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当天36家中外企业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其主要任务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积累新经验,对激发我国经济活力,创造制度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请简要分析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6分)
(2)结合古典经济学,分析中国如何赢得新形势下经贸发展的优势。(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二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经济有着较强的互补性。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农牧业、石油、木材和矿产资源,是中国市场的出口商;但拉丁美洲国家缺乏开发能源及资源的资本,缺乏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也缺乏专业劳动者,而这些正是中国的长处。
(2)依据材料二,运用《经济学常识》中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阐述发展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贸易的必要性。(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